開幕式合影
11月20日上午,“首屆全國插圖藝術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伟德线上平台和廣州美術學院主辦,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承辦,這也是插圖藝術從(cong) 綜合性展覽中分離出來,第一次進入全國最高級別的專(zhuan) 項展覽行列。
參觀展覽
本次展覽共收到來自29個(ge) 省、700名作者的2301幅作品,最終評選出最佳作品10件,優(you) 秀作品50件,入選作品241件。展覽將展至2015年12月5日。
黎明院長、高榮生主任為(wei) 最佳作品頒發證書(shu)
廣州美術學院院長黎明在致辭中首先對於(yu) 伟德线上平台的信任和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的學術策劃及學術把關(guan) 表示感謝,他說,中國插圖具有漫長的傳(chuan) 統,產(chan) 生過不少經典作品。在讀圖時代的今天,插圖日益受到重視,但插圖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又不斷遭遇到消費文化領域中流行樣式的衝(chong) 擊。外界對於(yu) 插圖的傳(chuan) 承、融合與(yu) 當代創新的方向並不十分清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和廣州美術學院聯合主辦“全國插圖藝術展”,正是基於(yu) 發展高水平的插圖藝術的需要。
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主任高榮生闡述了這次全國性插圖展覽的意義(yi) 。高榮生認為(wei) ,插圖有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體(ti) 係,更具有很強的美學價(jia) 值和學術研究價(jia) 值,完全可以躋身於(yu) 最高級別的展覽中。當今美術界流行以大為(wei) 美的風氣,插圖的特點似乎與(yu) 此背道而馳,但插圖決(jue) 不是小藝術。首先,插圖的受眾(zhong) 群體(ti) 遠遠超出其它美術種類,展覽隻是插圖的附屬功能。其次,插圖在信息涵載量上也要強於(yu) 其它藝術。它與(yu) 文字內(nei) 容緊密相關(guan) ,形成一個(ge) 共同體(ti) ,但作為(wei) 造型藝術,插圖又具有獨立的欣賞價(jia) 值。可以說,插圖是文化傳(chuan) 播的載體(ti) ,一個(ge) 國家的文明程度、文化發展的麵貌,都可以從(cong) 文化載體(ti) 中呈現出來。然而,在經濟和社會(hui) 快速發展的同時,文化領域卻相對滯後,圖書(shu) 市場的繁榮基本體(ti) 現在數量上。為(wei) 了經濟利益,迎合市場,插圖出現了低俗化、山寨化的現象,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在審美上都出現了不少問題。推出這樣一個(ge) 展覽,也是讓大家在欣賞到優(you) 秀插圖作品的同時,起到審美導向的作用。
丁品教授向黎明院長介紹自己作品
本次展覽中還包括一個(ge) 單獨的主題展,即由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副主任丁品創作的紀念抗日戰爭(zheng) 勝利七十周年的“南京大屠殺死難牆”作品展。此次展出了全部作品三百多件中的八十八件,這些作品是由磚形畫麵組合出來的,發揮了特寫(xie) 的特殊視覺功能,其力度超出了全景式的表現,並且以間接和象征性的表現手法達到了他人未及的境界。多年前這些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感動了眾(zhong) 多的觀者。
11月20日至21日,作為(wei) “首屆全國插圖藝術作品展”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研討活動在廣州美術學院舉(ju) 行。
首先進行的是“眾(zhong) 論插圖藝術”研討會(hui) 。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主任高榮生,副主任鄧中和、丁品,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主任鄧耀明,中央美術學院副研究員劉禮賓分別作了精彩的發言。高榮生從(cong) 插圖服務於(yu) 讀者、插圖特性以及當前圖書(shu) 市場現狀等命題出發,指出插圖不應為(wei) 了迎合市場而輕視了文化傳(chuan) 播的責任,應在藝術性和學術高度上追求突破,使讀者能得到真正的精神糧食,給予廣大插圖作者和讀者正確的審美導向,本次展覽評選出的優(you) 秀作品在這一點上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丁品讚同高榮生的觀點,小畫具有自足的魅力,插圖也不應該貪大。在今年抗日戰爭(zheng) 紀念作品展上有很多小畫,效果絲(si) 毫不弱於(yu) 大畫。曆史證明,最好的插圖作品最終會(hui) 得到公平的評價(jia) ,會(hui) 被收藏在最好的博物館和圖書(shu) 館裏。鄧中和對這次全國插圖展覽的籌備、評選曆程進行了回顧和分析,並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是難得的有純粹學術追求、沒有銅臭氣的展覽。鄧耀明簡要介紹了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插畫專(zhuan) 業(ye) 的創建、發展過程。插畫要更好的發展,需要建立更多元、更優(you) 秀的學術資源,這次首屆全國插圖展是一個(ge) 很好的學術交流平台,也提供了一次深入梳理自身的機會(hui) 。劉禮賓對插圖認識的切入點與(yu) 前幾位嘉賓不同。他從(cong) “觀看”的角度出發,闡述了插圖藝術的物質語境、視覺空間和觀看模式的關(guan) 係。不應該因為(wei) 插圖尺幅小,就認為(wei) 它容易。和版畫在當代社會(hui) 中的狀況類似,未來插圖的發展需要激活它的大眾(zhong) 性,使它的複製性和傳(chuan) 播進行很好的結合。
隨後,作為(wei) 研討活動“重頭戲”的係列學術講座正式開始,來自中國、英國、捷克的專(zhuan) 家學者結合插圖的教學、經典案例和創作方式,作出了各自的闡述,並與(yu) 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各地藝術院校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高榮生以《插圖的形式和語言》為(wei) 題,結合大量精彩的實例,係統地介紹了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第五工作室的教學體(ti) 係。插圖教學中最核心的是培養(yang) 從(cong) 文到圖傳(chuan) 達的思維能力,這其中,提煉的能力尤為(wei) 關(guan) 鍵,它不僅(jin) 是篩選、精簡畫麵之必備,也包含了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ang) 。版畫係的同學往往在從(cong) 素描向版畫轉換的過程中,暴露出對於(yu) 圖像精簡和結構推敲方麵的不足。高榮生並以學生作業(ye) 和名家作品為(wei) 例,生動地分析了黑白物象中的構成規律,以及中國傳(chuan) 統藝術所蘊含的塑造觀念。
鄧中和的演講與(yu) 新中國的紅色經典之作《紅岩》插圖有關(guan) 。針對這部在現代插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鄧中和通過親(qin) 身見聞和搜集來的大量文獻資料,向觀眾(zhong) 展現出在插圖作品的誕生過程中,作家和插圖畫家圍繞圖像呈現所發生的各種豐(feng) 富而微妙的細節。圍繞這些細節,觀眾(zhong) 可以體(ti) 察到插圖並不僅(jin) 僅(jin) 是文字的被動呈現,更可以主動豐(feng) 富、拓展出新的藝術空間,甚至為(wei) 原文“增容”,使得作家甘願為(wei) 此修改原文,來達到文圖合一的更好效果。
丁品的關(guan) 注點是插圖創作中想象力的培養(yang) 。他分四個(ge) 部分,係統、全麵地介紹了想象力的自我形成、自我訓練、想象力與(yu) 創作的關(guan) 係,以及想象力在教學中的運用。丁品認為(wei) ,想象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當下美術教學中相當缺失。想象力的培養(yang) 應該從(cong) 日常的訓練方法開始,通過草圖、速寫(xie) 、漫畫、記憶畫、想象畫等手段,進行長期的鍛煉。在當前的教學中,亟待引入啟發式教學方法。丁品根據多年來大量的想象力課堂實踐,進行了具體(ti) 的點評分析。
上至下左至右:高榮生、鄧中和、丁品、鄧耀明、劉禮賓
第二階段的研討活動於(yu) 次日移師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
英國曼切斯特藝術學院教師、博士周彤宇的演講主題是英國插圖的兩(liang) 位先驅人物:威廉·布雷克和托馬斯·比維克。作為(wei) 英國十八世紀美術中的代表性人物,兩(liang) 位生活經曆和藝術追求迥異的畫家,卻都對於(yu) 插圖藝術情有獨鍾,並在手工書(shu) 和木刻語言的探索上取得了裏程碑式的成就。對這兩(liang) 位重要的插圖畫家作品、創作曆程的細致梳理,對於(yu) 我們(men) 豐(feng) 富、拓展自身的插圖創作無疑大有裨益。
Karel Zeman是捷克當代著名的插圖和版畫藝術家,他向觀眾(zhong) 展示了自己曆年來的銅版畫插圖、書(shu) 籍封麵設計和手工書(shu) 作品。通過這些作品,Karel Zeman清晰而直觀地傳(chuan) 達出自己對於(yu) 插圖和版畫、書(shu) 籍之間關(guan) 係的認識。不僅(jin) 如此,Karel Zeman在藝術實踐中所保有的寧靜、內(nei) 斂、紮實的創作心態也給現場觀眾(zhong) 留下了極為(wei) 深刻的印象。
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肖勇將關(guan) 注範圍放在當前插圖創作中最為(wei) 活躍、也最有前瞻性的領域——電子書(shu) 插圖。廣州美術學院書(shu) 籍裝幀專(zhuan) 業(ye) 的電子書(shu) 教學在國內(nei) 較早地開展了係統性的探索,湧現出不少佳作。除了具有造型藝術的語言係統,電子書(shu) 插圖的一大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互動性。在考慮互動性的前提下,插圖語言和觀念如何形成準確的定位和持續的創作體(ti) 係,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後李嘯非的演講題目是“鄉(xiang) 紳的插圖:一個(ge) 明代的案例”。在中國插圖史上,明代後期是一個(ge) 引人注目的特殊時期。不僅(jin) 因為(wei) 這一時期出現了書(shu) 籍出版和插圖作品的繁盛局麵,更在於(yu) 這一繁盛景象背後的特有推動力。對於(yu) 傳(chuan) 統插圖和古代書(shu) 籍出版的探索,不僅(jin) 具有文獻整理上的價(jia) 值,對於(yu) 語言形式的借鑒和觀念視野的更新同樣意義(yi) 深遠。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第五工作室主任武將極具創意性地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討論了插圖對於(yu) 抽象精神性文本進行視覺呈現的可能性。這也是他一直以來關(guan) 注的命題——插圖的邊界。在當代文化藝術領域,圖像與(yu) 文字,存在與(yu) 虛無,語言與(yu) 觀念,都是持續關(guan) 注的話題。插圖作為(wei) 視覺藝術,在新的語境中具有什麽(me) 樣的可能性,是值得我們(men) 繼續思索和探討的。
上至下左至右:周彤宇、Karel Zeman、肖勇、李嘯非、武將
本次研討活動的最後一個(ge) 環節是“圖文對話”主題性研討會(hui) 。出席者有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徐龍飛、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邢滔滔、中央美術學院圖書(shu) 館館長西川、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書(shu) 記靳連營、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史教授李公明、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胡斌,以及高榮生、鄧中和、丁品、鄧耀明、周彤宇、肖勇、李嘯非、武將等演講嘉賓。討論的內(nei) 容主要包括三個(ge) 方麵:與(yu) 插圖有關(guan) 的概念的界定、圖像與(yu) 文字的關(guan) 係、插圖新媒介的發展。和以往的研討會(hui) 不同,這次的參加者除了高校插圖教學和出版方麵的專(zhuan) 家,還增加了哲學、曆史、文學領域的學者,因此圍繞上述命題,嘉賓們(men) 產(chan) 生了視角多樣、思考和解讀方式各異的觀點。這種異質觀念上的碰撞,使得插圖不僅(jin) 停留在藝術創作層麵,更催生出方法論和價(jia) 值層麵的思索。
研討會(hui)
嘉賓們(men) 的演講和對話在現場產(chan) 生了很大的反響。在互動環節中,包括高校教師、插圖專(zhuan) 業(ye) 同學在內(nei) 的觀眾(zhong) 紛紛就自己的理解與(yu) 嘉賓進行交流,氣氛非常熱烈。
在最後的總結發言中,高榮生代表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向主辦方和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並充分肯定了這次展覽、學術活動取得的效果。首屆全國性的獨立的插圖展覽,是藝委會(hui) 多年的夙願。它的實現,與(yu) 眾(zhong) 多熱愛插圖藝術、投身插圖事業(ye) 的人們(men) 是分不開的。插圖是藝術的結晶,更是文明的載體(ti) 。對於(yu) 不斷出現的新趨勢和新挑戰,插圖有能力、也有義(yi) 務去通過自身的發展更新,實現它應有的功能和使命。
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