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

其他藝委會列表

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兩岸工藝美術論壇 ——2016海峽兩岸工藝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兩(liang) 岸工藝美術論壇

——2016海峽兩(liang) 岸工藝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hui) 在濟南召開

2016年10月19日上午,“2016海峽兩(liang) 岸工藝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hui) 暨工藝美術設計教育圓桌會(hui) ”在山東(dong) 濟南召開。bv伟德官网登录工藝美術藝委會(hui) 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主席、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教授潘魯生,伟德线上平台工藝美術藝委會(hui) 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唐緒祥,中央美術學院首飾專(zhuan) 業(ye) 教授滕菲,副秘書(shu) 長: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孫磊,委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陳青,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王季華,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餘(yu) 強,以及海峽兩(liang) 岸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出席會(hui) 議。會(hui) 議開幕式由伟德线上平台平麵設計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苗登宇主持。

本次會(hui) 議由bv伟德官网登录工藝美術藝委會(hui)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台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hui)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課題組、台灣藝術大學、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會(hui) 議宗旨是在社會(hui) 變遷以及城鎮化發展背景下,進一步探討傳(chuan) 統工藝與(yu) 社會(hui) 協同發展的機製、策略和途徑,推動工藝美術在社會(hui) 生活中的綜合應用與(yu) 創新發展,提升工藝美學意蘊和文化含量,改進工藝設計方法和推廣體(ti) 係。針對社會(hui) 變遷和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傳(chuan) 統工匠精神的消弱、資源受約束的狀況,以及在工藝教育、扶貧幫困、就業(ye) 創業(ye) 、立法等迫切解決(jue) 的問題,進一步交流解決(jue) 現實矛盾的研究成果、經驗和案例。

潘魯生在會(hui) 議開幕致辭中指出,手藝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延續不斷的造物文脈,台灣稱工藝,大陸稱工藝美術。手藝傳(chuan) 承的是手工技藝,是工藝思想,是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手藝中蘊藏著人類最本質的創造力,蘊含心手相傳(chuan) 的感情溫度,暗涵生活的美學與(yu) 技術的智慧,還有對自然的理解以及關(guan) 於(yu) 生活物用的習(xi) 俗。當下,在快速現代化、工業(ye) 化和城鎮化的社會(hui) 變遷背景下,傳(chuan) 統農(nong) 村文化生態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傳(chuan) 統手藝得以孕育生長的文化土壤、物質載體(ti) 、習(xi) 俗活動也被打破格局,民間藝人原有的集體(ti) 經驗、文化認同和精神空間以及傳(chuan) 承方式發生了不同程度地改變。同時,在當下,新的工藝價(jia) 值導向、新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增長方式以及新的消費觀念,又表現出對傳(chuan) 統工藝的依賴和巨大吸引力。社會(hui) 轉型過程中,傳(chuan) 統工藝既麵臨(lin) 著被邊緣化的困境,又存在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

今天,傳(chuan) 統工藝迎來新一輪的變革,與(yu) 台灣遇到的問題一樣,無論工藝教育領域還是設計產(chan) 業(ye) 實踐行業(ye) ,都應該重視傳(chuan) 統工藝的當代價(jia) 值轉換,將工藝美術放在社會(hui) 轉型發展的曆史進程之中,結合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區域文化資源的利用,聯係相關(guan) 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布局等綜合因素進行全方位研究,確實解決(jue) 好工藝美術保護與(yu) 發展的現實問題。

 

潘魯生強調,本次會(hui) 議的主題是有關(guan) 工藝美術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問題。對於(yu) 處在社會(hui) 轉型期的工藝美術行業(ye) ,保護與(yu) 傳(chuan) 承是基礎,創新與(yu) 發展是根本。近年來,台灣工藝行業(ye) 無論在文化資源轉化、創新衍生發展以及文創與(yu) 品牌推廣等諸多方麵,都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同時,大陸有著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工藝資源、利好的文化振興(xing) 政策、前沿的設計創新機製、以及巨大的文化消費市場,正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本次會(hui) 議為(wei) 兩(liang) 岸工藝美術的保護傳(chuan) 承、創新衍生、合作發展搭建一個(ge) 良好的學術平台,通過交流互鑒,發現問題根源,尋找發展路徑。堅信中華美學境界、倡導工匠精神,傳(chuan) 承工藝文化,努力尋求中華文化創造力的根基,把礦藏般豐(feng) 富的造物文化轉化到今天中國設計、中國創意和中國製造之中,使中華傳(chuan) 統工藝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活力。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誌誠教授在會(hui) 議開幕致辭中指出,傳(chuan) 統工藝一方麵建立在自古傳(chuan) 承下來的傳(chuan) 統工藝基礎之上,同時也與(yu) 特殊地域的特殊材料有著密切的關(guan) 係,材料的發展和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藝的發展,可以說,傳(chuan) 統工藝的發展曆史反映了文明發展的曆史,尤其是現代科技促進了材料的革新,更是對工藝的變化產(chan) 生了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麵,進入現代社會(hui) 之後,尤其是在當下的大眾(zhong) 傳(chuan) 媒時代的環境之下,我們(men) 還應該特別關(guan) 注“時尚工藝”現象,也就是說,工藝不僅(jin) 是一個(ge) 屬於(yu) 藝術領域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它還要扮演文化創造,以及我們(men) 的生活模式的引領者的角色。通過大眾(zhong) 傳(chuan) 媒的傳(chuan) 播功能,時尚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尤其是文化治理方麵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這方麵台灣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工藝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元素,通過現代傳(chuan) 媒又能夠向全世界傳(chuan) 播我們(men) 的優(you) 良文化。相信此次會(hui) 議的成功舉(ju) 辦,能夠促進兩(liang) 岸專(zhuan) 家的交流,對工藝美術的發展也將有積極的作用。

 

開幕式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會(hui) 議議題展開主題發言和專(zhuan) 題研討。潘魯生、陳誌誠以及台灣明道大學講座教授、前台灣藝術大學校長王銘顯,前台灣長庚大學校長、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台灣藝術大學創產(chan) 所教授林榮泰,台灣藝術大學創意產(chan) 業(ye) 設計研究所研發處主任、教授林伯賢,台灣雲(yun) 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特聘教授何明泉,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兼工藝設計學係主任呂琪昌,台灣工藝發展研究中心專(zhuan) 員侯博倫(lun) ,台灣金工與(yu) 鋦瓷藝術家陳高登,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教授孫建君,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業(ye) 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農(nong) 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教授朱啟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hui) 民間工藝美術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係教授楊陽,西安美術學院本原文化研究所教授郭慶豐(feng) ,甘南藏族自治州佐蓋多瑪鄉(xiang) 仁多瑪村諾樂(le) 工藝品牌經理先巴東(dong) 知等兩(liang) 岸工藝美術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在會(hui) 議期間做主題演講。

同時,來自台灣藝術大學、台灣明道大學、台灣雲(yun) 林科技大學、台灣長庚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e) 技術學院、台灣工藝發展研究中心、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台灣工藝之家等近40所高校及工藝美術相關(guan) 機構的60餘(yu) 名專(zhuan) 家、教授參加此次會(hui) 議。

20日上午,兩(liang) 岸工藝美術設計教育圓桌會(hui) 同期舉(ju) 辦,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工藝美術設計教學、人才培養(yang) 等問題展開廣泛研討。


圖文/伟德线上平台工藝美術藝委會(hui)

編輯/楊雷、審校/鹹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