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為(wei) 本——書(shu) 籍裝幀探索展及學術活動
成功舉(ju) 辦
前 言
任何事物的發展,必有先行者、探路者,在書(shu) 籍裝幀藝術領域,此為(wei) 賦予手工書(shu) 的使命。書(shu) 是文化傳(chuan) 播的載體(ti) ,當載體(ti) 具有相應的、獨特的審美價(jia) 值時,書(shu) 便附加了藝術品的屬性。
“手工為(wei) 本”以手工書(shu) 的探索精神為(wei) 本,這是個(ge) 擴大了的概念,其重要意義(yi) 在於(yu) 探索手工為(wei) 本的脈絡和體(ti) 係,為(wei) 出版業(ye) 的書(shu) 籍裝幀的多樣化做貢獻。手工書(shu) 可以充分發揮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前沿性、開拓性和實驗性的特點,是當代裝幀藝術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ei) 容。
書(shu) 是為(wei) 讀者服務的,創意、設計語言、材料和形態都應體(ti) 現在此前提之上,傳(chuan) 達書(shu) 籍的文化內(nei) 涵,體(ti) 現裝幀藝術的本質是評審的基點。散發書(shu) 卷氣息、具有探索精神的展覽是追求的目標。但願我們(men) 離這個(ge) 目標漸行漸近。
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主任 高榮生
2017.9.26
開 幕 式
2017年10月28日上午,由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與(yu) 四川美術學院主辦,四川美術學院版畫係、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手工為(wei) 本——書(shu) 籍裝幀探索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主任高榮生,四川美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黃政,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xing) 濤,四川美術出版社社長馬曉峰,伟德线上平台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武將和部分委員,以及來自重慶市美協、廣州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江西美術出版社等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出席開幕式。高榮生、焦興(xing) 濤、馬曉峰先後致辭。
本次展覽自2017年4月開始啟動,麵向全國征稿,經過由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及會(hui) 外專(zhuan) 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hui) 評選,共選出入選作品197件,入選作者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等高等藝術院校和設計、出版單位,基本代表了當前手工書(shu) 創作的水平。
手工書(shu) 是一種通過對“圖書(shu) 空間”的設計與(yu) 製作,將文字閱讀和感官欣賞融為(wei) 一體(ti) 的藝術,在我國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中,手工書(shu) 籍體(ti) 現了獨特的魅力,產(chan) 生了豐(feng) 富多彩的裝幀藝術。西方的手工書(shu) 有了作家藝術家的介入,使手工書(shu) 成為(wei) 熱門的創作形式。手工書(shu) 在中國的發展,也與(yu) 文學、出版、設計和插圖裝幀領域有著密切的聯係,這使得手工書(shu) 創作具備跨領域、即興(xing) 合作、開拓性等特點。
這次展覽的重要目的是“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因此,展覽呈現出與(yu) 以往書(shu) 籍裝幀展覽不同的麵貌。正如高榮生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說:“作為(wei) 探索性的展覽,不求作品的完美無缺,而在於(yu) 發現亮點,帶有探索性與(yu) 實驗性的手工書(shu) 其優(you) 秀的特質能夠應用於(yu) 出版物,在我們(men) 的根脈中探索書(shu) 籍裝幀的發展之路,為(wei) 裝幀藝術的多元化多樣化做出貢獻。”
學術講座
2017年10月27日晚,作為(wei) “手工為(wei) 本——書(shu) 籍裝幀探索展”係列學術活動的重要內(nei) 容,兩(liang) 場與(yu) 手工書(shu) 相關(guan) 的學術講座在四川美術學院小劇場舉(ju) 行。
第一場講座為(wei)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後、北京印刷學院副教授李嘯非的《一部十七世紀的手工書(shu) :版畫、園林和“觀看程序”》。十七世紀初的晚明是中國古代書(shu) 籍印刷業(ye) 發展的繁榮時期,作為(wei) 手工刊刻、雕版印刷的版畫書(shu) 籍,雖無手工書(shu) 之名,卻有手工書(shu) 之實。在今天的藝術、文化語境下,重新審視古代的印刷書(shu) 籍,不僅(jin) 可以深化對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的理解,更有可能汲取營養(yang) ,引發創作靈感,激活當代手工書(shu) 作品在多向維度上發展的可能。講座以十七世紀初期徽州地區出版的一部版畫手工書(shu) 為(wei) 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其印刷出版過程、所表現園林的圖像空間、出版的目的,以及潛在的消費群體(ti) ,並經過對園林遺址的實地考察走訪,還原其原始建築布局,最終由手工書(shu) 概念出發,向觀眾(zhong) 揭示了十七世紀圍繞書(shu) 籍出版、繪畫、園林營造而出現的一係列文化景觀。
第二場講座為(wei)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第五工作室教師譚坦的《七本書(shu) 》。書(shu) 籍作為(wei) 一種藝術媒介,在歐洲已有逾百年的發展曆史。從(cong) 19世紀末現代主義(yi) 開始,藝術家便已涉及書(shu) 籍領域的創作,例如伯納爾、康定斯基、馬蒂斯和畢加索都是其中的一員。在關(guan) 注西方藝術作品時,往往隻了解到藝術家的畫作,對他們(men) 的書(shu) 籍創作卻鮮有耳聞。講座通過對近二十件書(shu) 籍藝術作品的講解,梳理了書(shu) 籍藝術以藝術思潮的演變為(wei) 脈絡的七個(ge) 發展階段。涉及圖文身份的改變、題材的突破、書(shu) 籍藝術的美學追求及社會(hui) 影響等幾個(ge) 方麵。
兩(liang) 場講座在現場產(chan) 生了熱烈的反響,也引發了對手工書(shu) 在曆史與(yu) 未來、經典範式與(yu) 新語境中的思考。
學術研討會(hui)
2017年10月28日下午,“手工為(wei) 本——書(shu) 籍裝幀探索展”學術研討會(hui) 在四川美術學院第五會(hui) 議室舉(ju) 行。與(yu) 會(hui) 者包括來自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和各高等藝術院校、知名出版社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當代手工書(shu) 的概念、內(nei) 容與(yu) 形式、手工書(shu) 的藝術教育等內(nei) 容進行了深入討論。研討會(hui) 由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策展人武將主持。
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主任高榮生首先推出兩(liang) 個(ge) 議題:一是“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裝幀藝術中的導向作用;二是手工書(shu) 的藝術性與(yu) 應用性。
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武將通過展覽觀感談及手工書(shu) 的定位及其應用功能。魯迅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劉天舒對於(yu) 此次展覽與(yu) 國內(nei) 流行的“藝術家的書(shu) ”有何區別提出了疑問。針對這一提問,本次展覽的另兩(liang) 位策展人,四川美術學院版畫係教師譚璜和金洪鋼相繼作出發言。譚璜簡要介紹了備展的過程,指出展覽的重點在於(yu) “手工”,“藝術家的書(shu) ”主要是把書(shu) 籍作為(wei) 一種形態或材料使用,而本次展覽提倡的一個(ge) 目標就是遵循書(shu) 籍藝術的內(nei) 在關(guan) 係,回到書(shu) 的本身。在此基礎上,注重與(yu) 出版社的合作,關(guan) 注對書(shu) 籍本體(ti) 、文本的理解,以及打破藝術與(yu) 設計的界限。金洪鋼側(ce) 重從(cong) 上述層麵中找到契合當代圖書(shu) 市場現狀的方式,以及新媒體(ti) 介入的可能性。對於(yu) 這次探討的問題,目前更多的是作為(wei) 一個(ge) 切入點,並非整個(ge) 活動或者未來一係列活動的終極目標。作為(wei) 中國首次手工書(shu) 的探索展,從(cong) 不同的角度切入,去嚐試、探索其發展過程。
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委員翟躍飛、宋磊、蘇海一在先後的發言中肯定了這次展覽的學術定位和體(ti) 現出的藝術水準,作為(wei) 探索性的展覽,看重的不是麵麵俱到的完美性,而應該允許試錯,注重體(ti) 現手工之美。手工書(shu) 的藝術性和書(shu) 卷氣應該堅持,這次展覽通過整個(ge) 手工製作的過程,使作者對開本、材質、手感培養(yang) 起深刻的認識。
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委員肖勇結合廣州美術學院書(shu) 籍藝術教育的狀況,指出手工書(shu) 的創作一定要考慮到與(yu) 出版和社會(hui) 的接軌。作為(wei) 藝術創作者,不能自說自話,必須要了解、進入出版的流程,學會(hui) 把自己的理念傳(chuan) 遞給外界。
四川美術出版社社長馬曉峰和江西美術出版社美編室主任梅家強作為(wei) 參會(hui) 的出版界代表,認為(wei) 此次研討作為(wei) 出版從(cong) 業(ye) 者和藝術創作者的對話,顯得彌足珍貴。當前中國的圖書(shu) 業(ye) 麵臨(lin) 著新的形勢,例如出版量與(yu) 閱讀量的落差,無紙化閱讀的衝(chong) 擊,閱讀個(ge) 性化以及發行渠道的改變,基於(yu) 這些情況,手工書(shu) 的製作要強調形式與(yu) 內(nei) 容的統一,便於(yu) 讀者閱讀,同時保持審美的持久性。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喻軍(jun) 認為(wei) 此次展覽提出的從(cong) “手工”出發,回到書(shu) 籍本身的策展思路很有必要,針對當前高校書(shu) 籍藝術專(zhuan) 業(ye) 和出版市場狀況,應當重視書(shu) 籍的手工性特質,注重書(shu) 籍裝幀的文化品質。
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第五工作室教師譚坦分別從(cong) 藝術家和高校教師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wei) 手工書(shu) 的藝術性與(yu) 大批量的商品生產(chan) 並不矛盾,關(guan) 於(yu) “手工性”的討論,不應該轉移我們(men) 對書(shu) 籍內(nei) 容的關(guan) 注,應該鼓勵大學生在形式語言和內(nei) 容上進行探索,給市場和社會(hui) 帶來有益的衝(chong) 擊。
北京印刷學院副教授李嘯非結合自身的藝術實踐和文本閱讀思考,對於(yu) 本次展覽的理念和定位提出了建議,並主張在專(zhuan) 業(ye) 課程中注重藏書(shu) 史、閱讀史和版本學的學習(xi) 。
中國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於(yu) 洪、湖北美術學院版畫係副主任曹丹、上海美術學院教師王靜豔、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顧欣先後發言,就設計者在市場中的轉型、手工書(shu) 的教學類型、字體(ti) 與(yu) 文本內(nei) 容的關(guan) 係、書(shu) 籍裝幀的概念、文本的編排與(yu) 應用性等方麵進行了探討。在發言互動環節,來自各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也就各自感興(xing) 趣的方麵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進行了積極的交流。
針對嘉賓們(men) 的探討,主持人武將認為(wei) 此次研討會(hui) 在手工書(shu) 的創作方法和與(yu) 社會(hui) 實踐的結合方麵涉及較為(wei) 深入,作為(wei) 藝委會(hui) 主辦的首次手工書(shu) 展覽,最主要的意義(yi) 在於(yu) 全麵的展示和梳理,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往往更有研究價(jia) 值,就這一點來說,手工書(shu) 的發展未來可期。
高榮生主任在最後的總結發言中再次闡述此次展覽的意義(yi) ,指出了有待於(yu) 提高改進之處。他說:“插圖和書(shu) 籍裝幀藝術的研究具有半文科性質和跨學科特征,‘書(shu) 卷氣’基於(yu) 此而產(chan) 生,當前的書(shu) 籍設計中華而不實,缺少文化含量的現象還是存在的,裝幀藝術的概念包含著創意性與(yu) 工藝性,手工書(shu) 的應用是多方麵的,為(wei) 讀者服務是首要目標,探索手工書(shu) 的量化有重要意義(yi) 。本屆藝委會(hui) 成立以來,在書(shu) 籍裝幀藝術方麵已開展了兩(liang) 個(ge) 具有代表性的活動。2015年的‘書(shu) 卷承香——錢君匋及其同時代書(shu) 籍裝幀展’,目的是對書(shu) 籍裝幀的曆史變革進行梳理,立足自身文化立場,確立發展方向和道路。這次‘手工為(wei) 本——書(shu) 籍裝幀探索展’的重要意義(yi) 在於(yu) 探索手工書(shu) 的脈絡和體(ti) 係,使之成為(wei) 讀者樂(le) 於(yu) 接受的一種書(shu) 籍形式,也為(wei) 裝幀出版的多樣化承擔探路者的角色,通過舉(ju) 辦展覽推出具有學術價(jia) 值和應用價(jia) 值的作品,更好地推動我國書(shu) 籍裝幀藝術的發展。”
作品選登
《世道》陳曦
《編舟記》賀一凡
《瑞安縣誌》李文華
《一本書(shu) 》蘇聽雪
《滾滾紅塵》陳柯穎
《情感的向度》程奇
《P.M.2.5》喻丹丹
《艽野塵夢》張伯濤
《人體(ti) 素描解剖》汪宜康
《水文學史》張瑄
《飛鳥集&采果集》李玲
《動物、聖誕、小土山、果實、小王子、有錢、驅邪》合訂本 倪平
《Just a Joke》餘(yu) 安
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供稿
文/李嘯非、編輯/楊雷、審校/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