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界•尚-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
暨全國高校陶瓷藝術教育研討會(hui)
展覽開幕式
展覽開幕現場
12月9日上午,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及不同專(zhuan) 業(ye) 領域的陶藝家、設計家、畫家等百餘(yu) 位藝術家齊聚泉城濟南,共同見證“2017界·尚-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的隆重開幕。本屆展覽由bv伟德官网登录主辦,bv伟德官网登录平麵設計藝術委員會(hui) 、bv伟德官网登录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山東(dong) 藝術學院、山東(dong) 省美術家協會(hui) 、山東(dong) 博物館承辦,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山東(dong) 省美術家協會(hui) 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協辦。
展覽開幕現場
bv伟德官网登录平麵藝委會(hui) 主任、清華大學教授何潔,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孫旭光,中共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王紅勇,bv伟德官网登录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係主任白明,bv伟德官网登录藝術委員會(hui) 辦公室趙昆,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景德鎮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寧鋼,山東(dong) 省文聯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姬德君等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餘(yu) 位參展藝術家出席開幕式。
伟德线上平台趙昆宣讀伟德线上平台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徐裏賀信
開幕式上,趙昆宣讀了bv伟德官网登录分黨(dang) 組書(shu) 記、駐會(hui) 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徐裏的賀信。賀信指出,“界·尚-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以“陶瓷藝術”這一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形式為(wei) 載體(ti) ,以雙年展的模式精心打造了一個(ge) 以跨界創新與(yu) 實驗探索為(wei) 主旨的高端學術平台,在中國美術界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並發揮著積極作用。這是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際性舉(ju) 措,也是推動中國美術繁榮發展的有益探索。
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藝係主任白明教授致辭
白明在致辭中指出,2017界·尚 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作為(wei) 伟德线上平台平麵設計藝術委員會(hui) 和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共同組織的展覽,從(cong) 學術邀請到全國征稿已經達到專(zhuan) 業(ye) 水準。他強調,我們(men) 借助的是陶瓷的表達方式,但是表現的卻是藝術共同的核心內(nei) 涵,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並且讓熟悉的藝術形式產(chan) 生陌生的藝術效果,這是藝術最本質的動力和最偉(wei) 大的源泉。
山東(dong) 藝術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王力克致歡迎辭
王力克在致辭中指出,展覽既反映了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形而上的思之道,又展現了藝術作品形而下的器之美;既以獨特視角激活陶瓷藝術多元的表達空間,又彰顯中華文化本位論的學術立場;既以跨界、實驗的新手法賦予了當代中國陶瓷藝術鮮活的生命力,又在對藝術的解構與(yu) 重構中詮釋了中國藝術家的現實主義(yi) 人文關(guan) 懷。
伟德线上平台平麵設計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山東(dong) 工藝美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苗登宇教授致辭
苗登宇在致辭中指出,展覽因鮮明的特色、個(ge) 性的主張,以及開拓性的藝術探索在國內(nei) 外藝術界、教育界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藝術作品反映了藝術家對藝術本元及社會(hui) 的關(guan) 照,展現當代藝術的創新意義(yi) 和時代價(jia) 值,並為(wei) 最終創造充滿生命情趣的東(dong) 方陶瓷美學話語提供學術及實踐基礎。
中共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王紅勇宣布開幕
王紅勇宣布“2017界·尚-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開幕。
山東(dong) 藝術學院副校長劉曉靜教授主持開幕式
“界·尚-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已經在濟南成功舉(ju) 辦了三屆,以雙年展的方式構建起了一個(ge) 開放、包容、多元,實驗、互融、創新的高端學術平台。本屆展覽展出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蘇州大學、四川大學、廣州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山東(dong) 藝術學院、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等全國30多所高等院校及不同專(zhuan) 業(ye) 領域的130餘(yu) 位藝術家創作的130多件(套)作品,反映了藝術家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介質載體(ti) 的藝術創作,對當下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的思考、認知和探討,釋放出多樣性表達的形態,以及蘊含無限可能的前瞻性創新意識。
嘉賓參觀展覽
正如展覽主題所闡釋的:界,曾意味著固化而清晰,卻在當下的背景下呈現出不可確定的模糊狀態;尚,追求生命意義(yi) 的重構,孕育多元而豐(feng) 富的價(jia) 值升華。高尚的心靈都是相同的。在火與(yu) 土燃燒的過程中,懷著對人類數千載創造精神的敬畏,傾(qing) 聽曆史與(yu) 當代的對話,建構物性與(yu) 意向的交融,享受人性的回歸與(yu) 精神的升華,引發公眾(zhong) 對社會(hui) 問題、文化現象及相關(guan) 問題的思考,呈現當代藝術的創新意義(yi) 和當代價(jia) 值,以及對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
展覽現場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合影
全國高校陶瓷藝術教育研討會(hui)
研討會(hui) 現場
展覽開幕後舉(ju) 行了全國高校陶瓷藝術教育研討會(hui) ,主題演講由何潔教授主持,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山東(dong) 藝術學院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陶瓷藝術教育的“跨界、轉型、實踐、創新”等方麵,發表了主題演講。研討會(hui) 的主題演講由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荊雷教授主持。
伟德线上平台平麵設計藝委會(hui) 主任、清華大學何潔教授
bv伟德官网登录平麵設計藝術委員會(hui) 主任、清華大學何潔教授首先致辭,他首先指出“界·尚”這八年四屆的成功舉(ju) 辦,特別是從(cong) 第三屆開始由bv伟德官网登录直接主辦,離不開韓美林先生的支持及bv伟德官网登录平麵設計藝委會(hui) 與(yu) 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的通力合作,更離不開山東(dong) 藝術學院領導們(men) 的支持。何潔教授代表伟德线上平台平麵設計藝委會(hui) 對山東(dong) 藝術學院的同仁們(men) 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另外,何潔教授介紹了“界·尚”創辦的初衷及其主題內(nei) 涵。創辦這樣一個(ge) 展覽,最初是想搭建一個(ge) 跨界和融合的平台,讓各個(ge) 領域的藝術家,而不僅(jin) 僅(jin) 是拘泥於(yu) 陶瓷藝術家借助陶瓷這個(ge) 最原始、最有活力的媒介,展示藝術家的主張、想法及對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和思考。陶瓷藝術是一個(ge) 傳(chuan) 統專(zhuan) 業(ye) ,但它又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更是一種材料,一種語言。“界·尚”得到社會(hui) 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不僅(jin) 是專(zhuan) 業(ye) 本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hui) 的需要。結合12月8號舉(ju) 辦的“中國設計理論發展百年學術研討會(hui) ”和12月3號的“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的國際論壇來看,目前的教育麵臨(lin) 著國際化趨勢的加劇、教育科技的發展、未來人才的需求變化等嚴(yan) 峻的挑戰,這必將影響藝術家創作的狀態、藝術未來發展的趨勢及藝術設計的形式、語言的表現等諸多方麵,傳(chuan) 承、創新、跨界成了每個(ge) 專(zhuan) 業(ye) 都將麵對的問題。今天這次研討會(hui) ,也是階段性辦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研討,何潔教授表示他相信通過研討會(hui) 上大家的交流、互動,可以碰撞出火花,產(chan) 生新的想法,這恰是中國陶藝發展的一種裏程碑式的記錄和展示。最後,何潔教授提議下一屆“界尚”展覽將歡迎詩人、作家等各個(ge) 不同領域藝術家們(men) 的參與(yu) ,從(cong) 而進一步深化、凸顯跨界的主題。
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寧鋼教授
研討會(hui) 首先由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寧鋼教授發表題為(wei)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中國陶瓷藝術》的專(zhuan) 題演講。寧教授探討中國瓷器外銷與(yu) 中國風設計的風潮的曆史性變化。今天有必要提出文化自覺,它是一個(ge) 艱巨的過程,隻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並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礎上,才有條件在這個(ge) 正在形成的多元化世界裏確定自己的位置,然後經過自主的適應,與(yu) 其它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ge) 有共同認可的基本次序和一套多種文化都能和平共處、各舒所長、連續發展的共處原則。景德鎮陶瓷是中國文化的代表,擁有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是西方人早期認識中國的最重要媒介。作為(wei) 具有陶瓷教育黃埔之稱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借助這一推力大力踐行推廣中國的陶瓷文化,近年來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文化自信的思想,努力踐行“文化自信”思想,推動中國的陶瓷文化再次走向世界。
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與(yu) 工藝美術係主任戴雨享教授
隨後,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與(yu) 工藝美術係主任戴雨享教授結合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及學生的具體(ti) 作品,發表了題為(wei) 《2017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藝術係教學理念》的主題演講。他說,明代思想家顧炎武提出“道寓於(yu) 器”的觀點, 認為(wei) “非器則道無所寓”,中國哲學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術”的說法,強調了“道”的重要地位,即最終思想高於(yu) 技術。中國手工藝創作裏有“技藝在道”的說法,手工藝術的核心是手藝和造物思想表達的研究。工藝美術·手工藝學科擔負著傳(chuan) 承與(yu) 拓展民族傳(chuan) 統技藝文化,倡導當代人文手工藝術研究與(yu) 創作,強調“學術的力量”,追求“藝術的表達”,傳(chuan) 達“當代人文器物的精神”的重任。戴教授從(cong) “道寓於(yu) 器”的理念展開論述了中國美術學院陶藝專(zhuan) 業(ye) 手工藝創造與(yu) 手工業(ye) 設計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曆史經驗的傳(chuan) 承與(yu) 當代創新性研究相結合的教學課程;提升學術修養(yang) 、感知藝術生命在於(yu) 傳(chuan) 承中創新、創新中拓展並尋找具有時代的人文氣息,蘊含東(dong) 方藝術精神的學術追求;探討了如何建立具有東(dong) 方審美意境的中國當代陶藝創作觀念和語言模式,如何振興(xing) 和弘揚中國當代陶瓷藝術這兩(liang) 大問題。
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山東(dong) 省美協陶瓷藝委會(hui) 主任遠宏教授
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山東(dong) 省美術家協會(hui) 陶瓷藝術委員會(hui) 主任遠宏教授主題發言為(wei) 《初心——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陶瓷藝術教育》,他結合陶瓷專(zhuan) 業(ye) 的教學實踐,介紹了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陶瓷藝術教育自信、自律、自覺、自構的教學理念。依托設計學院七係一部的結構框架,陶瓷藝術設計及係成立於(yu) 2004年,已有十屆本科畢業(ye) 生及十一屆研究生,分為(wei) 陶藝與(yu) 公共藝術研究、中國傳(chuan) 統陶瓷藝術研究、古代藝術品修複與(yu) 保護、陶藝與(yu) 綜合材料研究等不同的專(zhuan) 業(ye) 方向。目前有來自清華美院、中國美院、景德鎮陶瓷學院等不同專(zhuan) 業(ye) 院校的教師團隊,人才結構比較合理,近幾年他們(men) 多人獲得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或青年創作項目資助。隨後遠宏教授重點探討了在陶瓷專(zhuan) 業(ye) 的教學中如何實現由技到藝、由藝到學術、由學術到文化、由文化到生活的轉變,回應了他演講的主題:初心。
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藝係主任白明教授
白明教授發表了題為(wei) 《從(cong) 界尚看中國陶藝的現狀》的主題演講,他指出近年來陶藝發展速度很快。“界·尚”從(cong) 最單純的以跨界的方式展開,讓不同的藝術家參與(yu) ,到今天第四屆展覽呈現出中國陶藝發展現狀的片段。本次展覽幾乎涵蓋所有目前能夠涉及到的風格、類別,甚至還可以看到以陌生形式介入的作品。這是“界·尚”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也是“界·尚”最大的學術成果,即它帶來了陌生和沒有深厚的技術背景所幹擾的直接麵對的創作方式。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的工作就是把陶瓷藝術這樣一種司空見慣、習(xi) 以為(wei) 常的藝術形式引領到一個(ge) 充滿未知的、有巨大可能性的發展空間,進而思考代表中國傳(chuan) 統藝術形式輝煌曆史淵源的陶瓷藝術形式如何走向21世紀的未來。
其次是中國陶藝界要麵對的技術與(yu) 藝術的關(guan) 係。要懂技術,但也要警惕技術,技術隻是為(wei) 了表達服務的。陶瓷是真正的藝術百科全書(shu) —它是繪畫,是雕塑,是設計,是科技——沒有哪一樣藝術能像陶瓷,真正能夠表達出藝術與(yu) 科技的融合;它是曆史——陶瓷是曆史相對於(yu) 人類的曆史來說是永恒的,它見證了我們(men) 時代的發展,見證了人類生活的變遷;它是一種獨特的情感——陶瓷神秘莫測,永遠讓人著迷,它需要漫長的幹燥,通過火的燃燒完成鳳凰涅槃的質變,引人無限遐想,又讓人無限牽掛。這種藝術,必將在未來的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山東(dong) 藝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荊雷主持研討會(hui)
高校陶瓷藝術教育交流座談會(hui)
座談會(hui) 現場
隨後在山東(dong) 博物館會(hui) 議室舉(ju) 行了高校陶瓷藝術教育交流座談會(hui) ,由苗登宇教授、白明教授主持,來自全國的藝術家以及陶瓷藝術教育專(zhuan) 家、學者就當代陶瓷藝術創作及陶瓷藝術教育展開了深入討論。
《中國藝術》雜誌社執行主編張書(shu) 雲(yun) 表示,從(cong) 審美角度的追求看,此次展覽體(ti) 現了陶瓷世界的精神進步,在探索、理解和挖掘陶瓷內(nei) 涵與(yu) 陶藝技藝表現上是深刻的。其中,白明老師的作品用固化的陶瓷方式展現了陶土的深蘊、柔韌,富有張力,作品中鋒利的一個(ge) 裂痕,彰顯出一種時空的變換,展現出陶土的一個(ge) 生命的曆程,孕育著一切生命的自然過程。在火燃燒的過程中去煆燒——堅韌不拔而又曆經滄桑,這種過程成就了生命的涅槃。此作品更像是一首哲理詩,用陶藝這種技藝,孕育著生命的精神意誌,表現了對生命的終極追問。這個(ge) 展覽是一種實驗性的呈現,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這樣一個(ge) 高雅、清新、自由的需求,引發對生命本真的探求、思考和回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係鄭寧教授認為(wei) 持續四屆的“界·尚”展覽體(ti) 現了持續振興(xing) ,也體(ti) 現了全新的、實驗性、突破性的探索過程,這種探索有自身的精神所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係邱耿鈺教授認為(wei) 陶藝發展了幾十年來,在材料的探索和新形式工藝的探索上,都得到了空前發展。但是陶藝的“跨界”與(yu) “融合”的理念在材料和工藝體(ti) 現上仍存在不足,希望陶藝界創作能夠步子更大一些更自信地進行跨界,以期獲得新鮮血液和新生。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白磊教授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總結了此次“界·尚”陶藝展的特征,一是年齡跨度大,體(ti) 現了一種包容、平等與(yu) 進步,二是作品的形式和觀念更加從(cong) 容淡定。除此之外,白教授提出一個(ge) 值得陶瓷教育界關(guan) 注的問題,即作品的呈現上帶有明顯的學院派別和地域特征,這種同質化痕跡反映出陶瓷藝術教育中值得反思的問題。
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與(yu) 工藝美術係主任戴雨享分享了對日本陶藝展覽的研究結論,即從(cong) 第一階段注重造型的美感,第二階段注重作品的挑選角度與(yu) 創意,到目前日本展覽從(cong) 色彩到造型、觀念都達到了一個(ge) 高度,所以日本的展覽形成從(cong) 展覽傳(chuan) 播理念的過程,以吸引大量優(you) 秀的學生,日本陶藝大國的稱號給我們(men) 帶來了傷(shang) 感。另外,國內(nei) 對陶藝資料庫的建設重視不足,文獻的搜集和整理仍是薄弱環節。我們(men) 在譜寫(xie) 這一時代,這十年、二十年的一些理念可以通過作品呈現。通過博物館、資料庫等方式的建設,能夠讓不同人群獲知不同時期的陶藝作品及觀念表達,民眾(zhong) 的整體(ti) 審美素養(yang) 會(hui) 提高。
職業(ye) 藝術家萬(wan) 裏雅認為(wei) 陶瓷從(cong) 邊緣性創作媒介到今天的壯觀、繁榮得益於(yu) 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的支持,使得中國現代陶藝的整體(ti) 創作麵貌得到充分呈現。
來自沈陽理工大學的青年教師在互動提問環節提出,陶瓷藝術是民眾(zhong) 性的傳(chuan) 統藝術,但是陶瓷藝術展覽和地域傳(chuan) 播的不平衡使得有些區域民眾(zhong) 及相關(guan) 協會(hui) 對陶瓷藝術的認知不足,能否通過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的推動,促進陶瓷藝術展覽在不同地域、不同民眾(zhong) 間進一步推廣。對此,白明教授進行了回應,伟德线上平台陶瓷藝委會(hui) 希望發揮輻射作用,全力支持各類陶瓷藝術展覽,使得陶瓷藝術能夠影響到更廣泛的人群。今年有本科生作品入選“界尚”展覽,這是陶瓷藝術創作上的進步,下一步期待會(hui) 有初中生、高中生作品入選,這體(ti) 現出陶瓷藝術的更廣泛的民眾(zhong) 基礎。
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宏文教授提出過分強調工藝會(hui) 限製學生的創造思維,主張直接從(cong) 創意入手,而不是從(cong) 工藝入手展開陶瓷藝術的教學。他認為(wei) 過去過度強調“術”的教學方法會(hui) 限製學生創作思路,陶瓷藝術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對此,中國美術學院陶瓷與(yu) 工藝美術係主任戴雨享進行了回應,他認為(wei) 技術與(yu) 工藝的傳(chuan) 授比較簡單,難的是創作思想和觀念。通過挖掘中國文化內(nei) 容與(yu) 國際資料分享開拓學生的視野與(yu) 眼界,教師的任務是給學生以導向從(cong) 而開闊學生的創作思維,例如日本、韓國陶瓷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穿插了文化課與(yu) 博物館、陶藝館的內(nei) 容。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係李正安教授認為(wei) 陶藝教育需要從(cong) 材料和工藝畫麵入手,培養(yang) 學生的係統設計理念,思考如何在一個(ge) 新環境、新教育背景下,對烤瓷的生成進行逐步改善。
座談會(hui) 現場
另外,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廣東(dong) 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江蘇美術出版社、中國戲曲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的專(zhuan) 家學者進行了交流、討論。最後,山東(dong) 藝術學院遠宏副院長和主持人白明教授分別對座談會(hui) 進行了總結發言,遠宏教授對各位參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及藝術家表示感謝,並誠摯地邀請地期待在兩(liang) 年之後的“界·尚”陶藝作品邀請展上與(yu) 大家再次共同交流。白明教授總結認為(wei) ,教師的學養(yang) 和作品是教育學生的基礎,老師的學養(yang) 是感染和影響學生的力量,老師作品是學生學習(xi) 的標杆,這種標杆就是力量和說服力。另外,在陶瓷藝術創作過程中,技術固然重要,但是陶藝創作達到自如境界靠的是自身對新時代、新流派、新風格、新工藝的理解,陶瓷藝術創作主要靠真正的心手相應,手能滿足你的心靈所需求的表達,那樣的技術是足夠的,所以關(guan) 於(yu) 教學中技術和藝術的關(guan) 係,更多的是使學生實現心與(yu) 手的呼應。
“2017界·尚-第四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將持續至12月16日。
供稿/山東(dong) 藝術學院
文/趙昆、編輯/楊雷、審校/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