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

其他藝委會列表

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君匋”首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開幕

 

    書(shu) 籍之美,不僅(jin) 在於(yu) 內(nei) 容,還有創新和具有巧思的表現形式,書(shu) 籍裝幀藝術涉及書(shu) 籍的整體(ti) 考量,是功能性與(yu) 藝術性的完美統一。2019年10月20日,“君匋”首屆全國書(shu) 籍裝幀藝術展在海寧市錢君匋藝術研究館開幕。

1.JPG

    錢君匋先生是中國現代書(shu) 籍裝幀設計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錢君匋先生就以書(shu) 籍裝幀藝術蜚聲文壇。他曾經為(wei) 魯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葉聖陶、鬱達夫、戴望舒等著名作家與(yu) 文化名人設計書(shu) 籍,一生設計的書(shu) 麵多達一千七百餘(yu) 件,贏得了“錢封麵”的美譽。展覽以“君匋”冠名,也是希望通過借鑒前人的經驗,思考今天的問題。

本次展覽由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海寧市人民政府主辦,海寧市文聯承辦,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執行承辦。為(wei) 全麵展現書(shu) 籍裝幀藝術的魅力,展覽共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分別在錢君匋藝術館、張宗祥書(shu) 畫院、徐邦達藝術館三個(ge) 展區舉(ju) 行。

2.JPG

 

錢君匋藝術館:145件入選作品熠熠閃光

    在錢君匋藝術研究館,經bv伟德官网登录評委庫專(zhuan) 家評審入選的145件來自全國各地的書(shu) 籍裝幀藝術作品正式展出。這些作品有的是已經出版發行的書(shu) 籍,還有的是藝術家的限量手工書(shu) ,偌大的展館裏,匯集的是來自各高校、出版社以及獨立藝術家對書(shu) 籍藝術的思考。對於(yu) 這些獨特的作品,每個(ge) 參觀者都可以產(chan) 生自己的理解,細細去揣摩作者的意圖,發現其中的樂(le) 趣。

    一本名為(wei) 《忘忘錄》的作品,37個(ge) 篇章,全部來自作者的手機備忘錄,用書(shu) 法、圖畫等不同形式“回憶”起當時的所感所想。“備忘,就是用來忘記的吧。”

    《查令十字街84號》,作者將男女主人公的書(shu) 信來往分成兩(liang) 冊(ce) 書(shu) ,但又用絲(si) 線連在了一起,每一頁的信劄,都有纏繞的不同形狀的絲(si) 線。拿起這本書(shu) ,翻一翻溫情脈脈的信件,有了更深的感觸。

3.jpg

    翻開《句讀》,本書(shu) 完全沒有文字,隻有句讀的符號。古人讀書(shu) ,非常重視句讀,它是中國人特有的高效教育及學習(xi) 方法,有著兩(liang) 千多年的曆史,代代相承,在文化演進史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句讀隨著文言文體(ti) 係的沒落一並消亡,十分遺憾。希望能穿越空間再次展現古人閱讀書(shu) 籍時的情境,通過句讀的符號進行一次跨時空的對話。”當作者張育維向記者介紹這本書(shu) 的靈感時,美國藝術家Buzz Spector正巧來到這裏,他聽不懂他們(men) 的對話,但當他看到這本《句讀》時,說,“我能想象,這裏全部都是文字。”這時候,異國語言文化之間的鴻溝通過書(shu) 籍藝術被填平了。

 

張宗祥書(shu) 畫院: “學者之書(shu) ”學術展,知名學者和藝術家之間的思想碰撞

    在張宗祥書(shu) 畫院,同時開展的“‘學者之書(shu) ’學術展”,展出了學者和藝術家的43件書(shu) 籍裝幀作品。

    “學者之書(shu) ”,顧名思義(yi) ,是由書(shu) 籍創作人員與(yu) 知名學者合作創作而成。來自於(yu) 曆史學、哲學、法學、社會(hui) 學等14位北大學者與(yu) 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第五工作室、廣州美術學院版畫係和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學生們(men) 進行了書(shu) 籍創作的合作。

    在展區內(nei) ,放置著學者們(men) 原來著寫(xie) 的書(shu) 籍,以及書(shu) 籍創作者們(men) 與(yu) 學者充分溝通後,重新賦予書(shu) 籍承載內(nei) 容的新形式——重新製作了一本書(shu) 。

4.jpg

    “文字表達思想難度很大,所有的載體(ti) ,其實都是有缺陷的。”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張彤這樣告訴記者。有些學者們(men) 很難用文字表達出的思想,書(shu) 籍創造者能通過更多形式表達出來。或者兩(liang) 種思維碰撞,就能迸發出更多的想法。比如,創作者張瑄通過石頭的肌理與(yu) 輪廓,利用與(yu) 人體(ti) 的弧度相近這一特點,以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作為(wei) 切入點,呈現史作檉先生所著《哲學觀畫——水墨十講》的哲學意味。

    每幅作品都附有介紹,參觀者來到這裏,可以先閱讀高度思想性的原著,再看富有藝術性的書(shu) 籍裝幀作品,對思維的開發很有益處。

 

徐邦達藝術館:“閱讀的維度”——國際書(shu) 籍藝術家作品邀請展

    “‘閱讀的維度’——國際書(shu) 籍藝術家作品邀請展”在徐邦達藝術館同時開展,展出了美國藝術家Buzz Spector先生和夫人Njara Stout的百餘(yu) 件書(shu) 籍藝術藏品,同時也邀請了四位國際書(shu) 籍藝術家(Barbara Tetenbaum、Inge Bruggeman、Doug Beube、Robbin Ami Silverberg)及中國藝術家武將、肖勇和譚坦的作品。

    巴茲(zi) (Buzz Spector)先生是國際公認的藝術家和批評家,曾在康奈爾大學、華盛頓大學任教。近35年來,他一直致力於(yu) 書(shu) 籍藝術的教學與(yu) 研究。

    巴茲(zi) 曾這樣解釋書(shu) 籍藝術:書(shu) 的結構是記憶存儲(chu) 的模型。它們(men) 是沒有牆的圖書(shu) 館,或者更確切地說,書(shu) 籍取代了牆。因為(wei) 從(cong) 側(ce) 麵看,書(shu) 是一疊一疊的書(shu) 頁,所以成堆的書(shu) 也是陸地景觀的模型;山、山穀和地質地層是地球的書(shu) 頁。

5.jpg

    參觀者除了可以觀看到書(shu) 籍藝術作品展覽外,在錢君匋藝術研究館的院子裏,還能欣賞Buzz Spector先生的標誌性書(shu) 籍裝置作品《語言是一條河流》。

    不大的院子,種著百年樹齡的桂花樹,錢君匋先生後代親(qin) 手所植的鐵樹,低矮灌木,裝點著怪石嶙峋的假山。秋日,微風和煦,桂花飄香,在庭院中間,《語言是一條河流》蜿蜒流淌著,這件作品由四千餘(yu) 本海寧市民捐贈的書(shu) 籍完成,構成了一條美麗(li) 的語言之河。

    今年6月,巴茲(zi) 受邀第一次來到海寧錢君匋藝術研究館。“我很喜歡這裏。”蒼翠的紫微山,流動著的洛塘河給了他靈感。他走過海寧這座城市。“海寧不是大城市,但它的馬路都很寬闊,不擁擠,人們(men) 都慢悠悠地走,給我的感覺,他們(men) 也是心胸寬闊的人。”他還看過潮水,形容潮水來之前的聲音“像地球在歌唱”。巴茲(zi) 覺得,緩慢的河流,很像海寧這座城。

    今年9月,巴茲(zi) 委托錢君匋藝術研究館,向海寧市民募集兩(liang) 萬(wan) 本書(shu) 籍,來完成他的創作。“你看你記錄下的文字,想象一下如果不換行,那就是線性的排列。”巴茲(zi) 指著記者的采訪本,目光灼灼,“所有的文字,就像是流向大海的河流。”這便是巴茲(zi) 的書(shu) 籍裝置作品——《語言是一條河流》。幫助巴茲(zi) 工作的,是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的學生。陽光下,微風裏,巴茲(zi) 指導他們(men) 將最上麵的書(shu) 攤開,“這樣,風一吹,他們(men) 就會(hui) 跳舞。”讓巴茲(zi) 感動的是,學生們(men) 在摞書(shu) 時,會(hui) 忍不住陷入閱讀。


推動書(shu) 籍裝幀藝術與(yu) 海寧傳(chuan) 統創業(ye) 實現融合和轉化

    10月20日下午,以“書(shu) 籍藝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wei) 主題,來自bv伟德官网登录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各藝術院校、知名文創企業(ye) 、嘉興(xing) 美術館聯盟及錢君匋家屬弟子代表、裝幀設計等文創界專(zhuan) 家、學者、嘉賓齊聚一堂,就書(shu) 籍裝幀藝術在新時代、新技術的背景下如何繼承、發展與(yu) 創新及麵臨(lin) 的若幹問題,以及麵對市場如何展開創新性文創開發展開討論。

    來自各地的專(zhuan) 家學者及文藝同道各抒己見,提出了一些具有學術性的新觀點,此次論壇無疑是對錢君匋藝術研究的進一步提升,新時代海寧名人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對國內(nei) 書(shu) 籍裝幀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及創新性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10月21日,世界知名書(shu) 籍藝術家巴茲(zi) ?斯派克特(Buzz Spector)、道格?貝烏(wu) (Doug Beube)、英吉?布魯格曼(Inge Bruggeman)以及羅賓?艾米?西爾弗伯格(Robbin Ami Silverberg)作專(zhuan) 題講座,中外創作者共話書(shu) 籍創作藝術。

    本次“君匋”全國書(shu) 籍裝幀藝術展是一個(ge) 新的起點。一方麵將不斷加強海寧市書(shu) 籍裝幀藝術研究的水平和深度,另一方麵探索新時期書(shu) 籍裝幀設計藝術的學術性研究和產(chan) 業(ye) 性開發,為(wei) 全國裝幀設計工作者提供一個(ge) 創業(ye) 創新的良好環境。

    展覽將持續到11月20日,對公眾(zhong) 免費開放。

6.JPG

 

供稿/插圖裝幀藝委會(hui)

記者/湯夢丹

編校/藝委會(hui) 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