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下午,“智慧·當代·設計”主題教育研討會(hui) 在魯迅美術學院舉(ju) 行。本次研討會(hui) 由bv伟德官网登录環境藝術藝委會(hui) 、遼寧美術家協會(hui) 、魯迅美術學院主辦,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承辦。
研討會(hui) 現場
本次會(hui) 議作為(wei) 2020“心境空間 構築和諧”中國空間藝術構造大展係列活動之一,匯聚了參加展覽活動的嘉賓、評委及四十五所高校教師代表。與(yu) 會(hui) 嘉賓學者就“構築當代智慧生活,發展創新設計理念,探索全新設計方向”等主題展開充分研討,並就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曆史傳(chuan) 承和地域特色進行交流討論。會(hui) 議由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馬克辛和秘書(shu) 長王國彬共同主持。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主任蘇丹致辭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主任蘇丹指出了這次空間藝術構造大展的重要意義(yi) 。他提出美術界要從(cong) 教育的角度來思考這種現場搭建活動的意義(yi) 。在高校藝術教育基礎訓練中,一比一搭建的環境藝術設計作業(ye) 從(cong) 二十年前就有,這種訓練要求學生從(cong) 某種基礎元素開始,琢磨元素的物理屬性,最後通過建造形成各種延展的可能性,具有嚴(yan) 謹的邏輯性。本次展覽使用紙板作為(wei) 規定的基本材料,它是非常貼近生活的,就像在鋼結構房子出現之前機械生產(chan) 所有的原件和模型都是由木材做的一樣,人類選用木材,最後找更堅固的材料替代,是因為(wei) 木容易形成一個(ge) 思想上的模型。對於(yu) 藝術教育的學生來講,這種瓦楞紙板具有靈性,比紙張的結構性能好,便於(yu) 加工。所以,通過它做的構造就體(ti) 現出了思維訓練的價(jia) 值,從(cong) 材料屬性推理出思想的結論,進而培育出空間的意識。
計算機輔助構造的介入是本次展覽上的重要信息,各種計算機語言變成了一種基礎語言,並在不斷的發展,人們(men) 必須要用不同的語言來創造和生產(chan) 作品。本次大展主題“空間藝術構造”必然會(hui) 產(chan) 生多元性的結果,因為(wei) 它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成為(wei) 藝術院校主導活動的重要特性,並且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將在構造、協助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在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的努力下,將把它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可持續性的、有品牌效應的,乃至推向國際的學術性展覽活動。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馬克辛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馬克辛提出:“空間”在環藝專(zhuan) 業(ye) 的理論與(yu) 實踐中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對空間物象性相互關(guan) 係理解的第一媒介,是承載深層次創意思維、領悟物象表達的重要載體(ti) ,它在建築設計、室內(nei) 設計、景觀設計和視覺傳(chuan) 達設計的表達中都是極為(wei) 關(guan) 鍵的要素。各院校在基礎課的空間設計理論與(yu) 實踐教學中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在作品的成功展現中交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卷,它們(men) 呈現了各院校在環境藝術教學研究和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此次展覽得到了政府和有關(guan) 新聞媒體(ti) 的極度關(guan) 注和大力支持,社會(hui) 各界也有積極的反饋和好評。展覽同時也是藝術介入城市生活設計的一次成功實踐,作品成功地傳(chuan) 達出科技理念、生態理念、可持續性理念以及地方文化理念,它將成為(wei)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具有持續關(guan) 注度的和廣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邵健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邵健表示:這次展覽是一次非常規性的活動,它要求學生從(cong) 動手能力和材料特性等方麵切入思維,並突出了團隊合作的教學模式。同時在現代技術下找到當下審美的突破點,並在成果中得以呈現。中國美院大量的課程都與(yu) 建造相關(guan) ,對磚、木料、混凝土、夯土等的使用幾乎一直伴隨著四年的基礎課,當它們(men) 與(yu) 建築真正結合時就可以看出建築學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這就好比建築的因地製宜,它們(men) 的建造環境和建造技藝本身必須是相匹配的,每個(ge) 地域的地方建築都很精彩,各個(ge) 地方的主題建築和建造材料都要適應該地的自然條件與(yu) 環境,因此衍生出對自然建造的探索,同時也展現出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是一種聲音,也是一股力量。在這次疫情之後,這樣的構造大展及對於(yu) 它的討論,會(hui) 讓我們(men) 對如何在國際社會(hui) 大背景下推動自己的文化有更清晰的認識。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郝大鵬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副主任郝大鵬表示:此次展覽前三次由魯迅美術學院舉(ju) 辦,今年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參與(yu) 主辦,是一個(ge) 巨大的提升。參加現場搭建的來自全國19個(ge) 省市地區的五十餘(yu) 件作品,包含著學生們(men) 智慧的想法和大膽的探索,同時體(ti) 現了學生們(men) 現場解決(jue) 問題的特殊應變能力。整個(ge) 過程突破了常規的課堂教育,也超越了以往的理論學習(xi) 與(yu) 技術實踐。空間藝術構造是學生們(men)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學習(xi) 和未來人生專(zhuan) 業(ye) 創作的第一步,這一步實際上是一次教學實踐的思考,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以後,我們(men) 會(hui) 將它引用、延伸到更為(wei) 廣闊的領域中。展覽在未來的持續舉(ju) 辦,將完善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在藝術公共化和藝術社會(hui) 化等功能上的體(ti) 現。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丁圓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丁圓認為(wei) :這次活動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yi) ,搭建行為(wei) 無論是從(cong) 作品比例上,還是從(cong) 對空間和實物的理解上,都是一種放大到一比一的成果。在作品呈現的完整度上、作品工藝技術的合理應用上、作品美學的空間張力上,展示和凸顯了藝術可視化的視覺美感。環境藝術專(zhuan) 業(ye) 涉及到建築、景觀,我們(men) 看空間的認知會(hui) 結合對不同材料的理解,因此一直在圍繞著不同材料的構造和搭建技術展開研究,在初級理解搭建的過程中,隻是教會(hui) 大家怎麽(me) 去思考這些問題,而今天這個(ge) 階段已經過去,我們(men) 的時代又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無論是網絡、可視化,還是數字化,這些技術對我們(men) 產(chan) 生了巨大衝(chong) 擊,因此在單純的視覺以外,還要尋找一種具有視覺性的演變。另外,研究生與(yu) 本科生對搭建問題的理解不同,本科生會(hui) 側(ce) 重以空間形態造型等方麵為(wei) 主導,而研究生主要強調的是由技術來推導,這個(ge) 項目其實改善了學生對於(yu) 課程的實踐與(yu) 學習(xi) 。各院校的代表以高校教育者的身份出發對這一課題的理解,將會(hui) 給傳(chuan) 統學科的基礎教學帶來深遠影響。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吳昊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吳昊談到:這次展覽通過魯迅美術學院把教學實踐提升到全國範圍,作品涉及到全國多個(ge) 高校,參與(yu) 的地區性有了很大規模的提升,這個(ge) 成果是值得思考的,它使我們(men) 的基礎課堂從(cong) 理論教學轉變為(wei) 教學實踐。此外,科學技術特別是參數化的介入,預示著未來5G將會(hui) 接入課堂,大展對於(yu) 當代概念的關(guan) 注和對創新創意的重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對今後各個(ge) 院校的藝術基礎教育都會(hui) 有顯著的影響。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李群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委員李群代表中國西部院校發表了參與(yu) 本次活動的感言,她表示這次大展是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麵向全國範圍的文化輸出,把一個(ge) 本身源於(yu) 基礎教育的空間搭建活動推向了一個(ge) 學術性、科技性的方向。這對所有環藝學科的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意義(yi) 重大,同時也期待環藝學科在今後的發展中能通過越來越多的類似活動獲得更大的提升。
在研討會(hui) 上發言的嘉賓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北光,天津美術學院教授楊申茂,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王娟,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何夏昀,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德利,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書(shu) 記王凱,沈陽大學美術學院院長解勇,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藝術與(yu) 設計學院院長劉洋,沈陽工學院藝術與(yu) 傳(chuan) 媒學院院長胡德強,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張旺,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蘇欣,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係主任張丹,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閆啟文分別在會(hui) 上發表了學術感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王國彬發言
伟德线上平台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秘書(shu) 長王國彬在總結發言中提到了此次展覽的當代性、實驗性和社會(hui) 性。他指出:本次活動的過程大於(yu) 結果,它脫離了“虛擬”,脫離了“紙上談兵”,同學們(men) 在活動中實驗了大量的技術和材料,這成為(wei) 了超出教育教學的一種有效成果,是運用藝術實現突破的行為(wei) 。另外,環藝專(zhuan) 業(ye) 是一個(ge) 包容性很強的學科,它有很強的社會(hui) 性,它沒有邊界,並且需要在一個(ge) 大的平台基礎上實施。所以,未來的實踐教學應該在當代性和實驗性上做更多的工作,而這種實驗性和當代性會(hui) 凝聚出環藝學科發展的新方向。
嘉賓合影
供稿/環境設計藝委會(hui) 、魯迅美術學院
文/胡書(shu) 靈 審稿/馬克辛、王國彬
審校/藝委會(hui) 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