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藝術委員會

其他藝委會列表

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第五屆“一帶一路”壁畫論壇暨絕學之路·中國壁畫藝術展在杭州舉辦

 

  為(wei) 大力加強中國“一帶一路”文化傳(chuan) 播的影響力,全麵展示中國壁畫近年創作成果,2020年11月10日上午,由bv伟德官网登录壁畫藝術委員會(hui) 、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美術家協會(hui) 、浙江美術館、山西省高平市人民政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龜茲(zi) 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一帶一路”壁畫論壇暨絕學之路·中國壁畫藝術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1 開幕1.jpg開幕現場

  中國文聯副主席、伟德线上平台副主席許江,浙江大學原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曦,中共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李杲,浙江省文聯副主席張均林,浙江省政協常委、副秘書(shu) 長劉淨非,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zhuan) 職副館長薑玉峰,浙江音樂(le) 學院紀委書(shu) 記應達偉(wei)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劉秉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景波、羅世平,伟德线上平台壁畫藝委會(hui) 主任王穎生,副主任孫韜、侯黎明、郗海飛、唐鳴嶽、唐暉,秘書(shu) 長齊喆,委員毛曉劍、邊巴旺堆、李路葵、陳建軍(jun) 、陳綠壽、黃山,綜合材料繪畫與(yu) 美術作品保存修複藝委會(hui) 主任胡偉(wei) 、副主任王書(shu) 傑,中國美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金一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協主席高世名,中國美術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孫旭東(dong) 、劉正,副院長沈浩、傅巧玲、韓緒,黨(dang) 委委員徐國強,原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胡鍾華,原副院長高法根,中國畫與(yu) 書(shu) 法藝術學院院長張捷,繪畫藝術學院院長何紅舟,原壁畫係主任張敏傑,山西省高平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原健,山西省高平市副市長李琳,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政協主席安玉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縣委副書(shu) 記趙新福,浙江省美協副主席、副秘書(shu) 長王敏傑,浙江美術館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副館長杜群,副館長錢騁、餘(yu) 良峰,以及來自全國各高校、博物館、研究院等相關(guan) 機構的嘉賓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伟德线上平台壁畫藝委會(hui) 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讚主持。

2 嘉賓致辭1.jpg中國文聯副主席、伟德线上平台副主席許江致辭

  許江在致辭中表示,壁畫鐫刻著文化,將一代代人的肉身與(yu) 山河浸潤在一起;壁畫鐫刻著一片地域的生活日常,記錄著城市的曆史的姿態;壁畫鐫刻著深刻的記憶,還鐫刻著一代代中國藝術家的身影——從(cong) 一生致力於(yu) 保護敦煌文化的常書(shu) 鴻、王子雲(yun) ,到由首都機場壁畫所啟蒙的改革開放的一代人,再到現場在座的中國第三代壁畫家,他們(men) 身上都洋溢著對壁畫深沉的愛。此次展覽,許多年輕藝術家們(men) 在前輩的指引下重踏曆史路,師古人,傳(chuan) 造化,創造了眾(zhong) 多優(you) 秀作品,希冀再現壁畫輝煌。

3 嘉賓致辭2.jpg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協主席高世名致辭

  高世名表示,壁畫是一種最為(wei) 開放、自由和多元的繪畫類型,依托於(yu) 建築,朝向公共空間和公眾(zhong) ,自古便具有明確的社會(hui) 功能和巨大的公共影響力。在東(dong) 西方曆史上,壁畫所表現的內(nei) 容最為(wei) 豐(feng) 富廣泛,對古老壁畫的體(ti) 察和臨(lin) 摹,是美院師生深入中華曆史文脈傳(chuan) 承的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徑,它不同於(yu) “聊以自娛”的文人畫,而是構成了一種新形態的藝術人文和數字人文,更重要的是,經由壁畫將目光投向了民間畫工的世界,更為(wei) 豐(feng) 富廣袤的圖像世界,真正的“人間現場”,那正是一切藝術的根源。

4 嘉賓致辭3.jpg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景波致辭

  孫景波回憶起十多年前帶領壁畫係師生去山西考察中國古代壁畫,被高平的開化寺壁畫、鐵佛寺雕塑深深震撼,感慨絲(si) 毫不遜色於(yu) 西方米開朗基羅的藝術。而過去宣傳(chuan) 和保護卻遠遠不夠,被破壞的數量遠超幸存的。壁畫是中國藝術傳(chuan) 統最輝煌、氣概最博大、對中華民族文化影響最深遠的門類,應該是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絕頂之高的“絕”,同時它也長年麵臨(lin) 著被滅絕的危亡之“絕”。本次展覽題目是“絕學之路”,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有識之士在此研討、再明晰那些幸存的國寶級瑰寶,這個(ge) 行為(wei) 本身是興(xing) 亡繼絕之舉(ju) ,感謝大家對這項刻不容緩的事業(ye) 的大力支持。

5 嘉賓致辭4.jpg伟德线上平台壁畫藝委會(hui) 主任王穎生致辭

  王穎生概述中國壁畫發端遠古,興(xing) 於(yu) 秦漢,蘊於(yu) 魏晉,成於(yu) 唐宋,延於(yu) 元明,沉寂於(yu) 清,複榮於(yu) 今,曆時數千年,受燦爛中華文明滋養(yang) ,是中國文化之精粹,代表正統繪畫、國之重器。古往今來,中國壁畫沿海陸絲(si) 綢之路不斷行進,猶如窗口和橋梁,在與(yu) 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同時展示著獨特的中國文化。本次展覽代表了當代壁畫的現狀與(yu) 水平,並匯集展示近年中國美術學院王讚教授主持的四大重要教研成果。期待和相信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站在學術前沿,合力把中國壁畫推向世界,共創中國壁畫之輝煌。

6 嘉賓致辭5.jpg伟德线上平台壁畫藝委會(hui) 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讚主持開幕式並致答謝辭

  王讚在答謝辭中回溯了團隊的研究曆程,感謝了各方對團隊的支持與(yu) 幫助。他表示,當前還有部分傳(chuan) 統壁畫藝術的保存情況不容樂(le) 觀,如果再不用現代技術將其采集,今後人們(men) 可能再也無法欣賞到如此卓絕的藝術。我們(men) 要帶著責任和使命,講好中國故事,把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神傳(chuan) 遞給下一代,讓後人能領略文化瑰寶的無窮魅力,從(cong) 而產(chan) 生對中國文化的驕傲和自信。

  在開幕式上還舉(ju) 行了《華嚴(yan) 寺、善化寺、靈岩寺 三寺壁畫再造》書(shu) 籍捐贈儀(yi) 式。書(shu) 籍編委會(hui) 主任孫景波、主編王穎生、總編毛曉劍代表中央美術學院、伟德线上平台壁畫藝委會(hui)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共同向中國美術學院金一斌、浙江省美術家協會(hui) 王敏傑、浙江美術館杜群捐贈畫冊(ce) 。中國美術學院實驗教學管理部主任胡惠君代表中國美術學院向山西省高平市開化寺代表原健捐贈王讚的青銅雕塑作品《大愚禪師》。

7 捐贈1.jpg《華嚴(yan) 寺、善化寺、靈岩寺 三寺壁畫再造》畫冊(ce) 捐贈儀(yi) 式

8 捐贈2.jpg王讚《大愚禪師》青銅雕塑捐贈儀(yi) 式

9 開幕5現場嘉賓合影.jpg開幕式嘉賓合影

 

絕學之路·中國壁畫藝術展

 

  絕學之路·中國壁畫藝術展共計有64件作品在浙江美術館展出,藝術家們(men) 站在不同的視角演繹對世界的觀照,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進行了自我表達,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到當代角度探討藝術的多樣性、可能性。

  展覽同期展出中國美術學院近年來四項研究成果。一是“瑰麗(li) 清涼——絕響”中國美術學院山西省高平市開化寺研究成果,首次展示中國美術學院開化寺壁畫《清涼圖》高清掃描數據1:1成果;《清涼圖》壁畫研究、色彩、線描、建築等相關(guan) 課題研究成果。二是“曼陀演暢——絕技”中國美術學院山西省高平市鐵佛寺研究成果,首次展出鐵佛寺彩塑三維數據成果、“關(guan) 羽像”彩塑1:1 3D打印成果、鐵佛寺二十四諸天二維數據展示等相關(guan) 研究成果。三是“妙法蓮華——絕詣”中國美術學院《絲(si) 路行者·鳩摩羅什》岩彩動畫片研究成果,由王讚教授作為(wei) 總導演,曆經三年,繪製岩彩畫近千餘(yu) 幅,動畫原畫逾萬(wan) 張,完成的第一部岩彩畫動畫。四是“賁然花雨—絕妙”中國美術學院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金塔寺石窟數字化采集研究成果,首次展出金塔寺三維數據采集成果。

  此次活動與(yu) 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文化發展策略保持高度一致,希望借助活動的舉(ju) 辦,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合力將中國壁畫推向世界,共創未來。展覽將展出至11月24日。

10 展覽現場2副本.jpg展覽現場

 

第五屆“一帶一路”壁畫論壇

 

  第五屆“一帶一路”壁畫論壇邀請國內(nei) 高校及絲(si) 綢之路考古領域、壁畫研究、佛教藝術、中國傳(chuan) 統造像領域卓有成就的5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出席。圍繞中國壁畫現代性研究與(yu) 國際化發展,中國傳(chuan) 統造像、壁畫傳(chuan) 承保護與(yu) 虛擬數字技術運用,印度佛教藝術與(yu) 中國佛學藝術的多向交流發展研究三個(ge) 領域展開學術交流,為(wei) 絲(si) 綢之路藝術文化研究搭建學術平等、討論自由的交流平台,集眾(zhong) 思,廣眾(zhong) 益,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相關(guan) 藝術領域課題研究成果。論壇為(wei) 期兩(liang) 天,同時在三個(ge) 會(hui) 場充分展開討論。

第一會(hui) 場:中國壁畫現代性研究與(yu) 國際化發展

  胡偉(wei) 介紹了中國古代壁畫的現狀保存與(yu) 現狀模寫(xie) ,賀亮探討了漢傳(chuan) 佛教壁畫的創作實踐,郗海飛、張敏傑談了壁畫在當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李路葵、唐鳴嶽談了壁畫藝術在地鐵公共藝術中的應用發展,陳綠壽、黃山分析了當代壁畫與(yu) 環境的關(guan) 係,陳建軍(jun) 分享了對中國當代壁畫的見解,齊喆從(cong) 古老傳(chuan) 統與(yu) 當代精神碰撞對話的角度談了從(cong)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壁畫展所呈現的中國當代壁畫的發展與(yu) 問題,孫韜、梁怡分別梳理了壁畫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兩(liang) 所美術院校的發展曆程和影響,馮(feng) 麗(li) 娟探討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美術西行的探索先驅及意義(yi) 。孫景波、楊振宇等人作點評總結。

11 會(hui) 場-1  a.jpg 第一會(hui) 場發言嘉賓

第二會(hui) 場:從(cong) 中國傳(chuan) 統造像、壁畫傳(chuan) 承保護與(yu) 虛擬數字技術運用

  王書(shu) 傑概述了中國傳(chuan) 統壁畫的類型及材料,王穎生係統介紹了中國傳(chuan) 統壁畫的賦彩與(yu) 顏料,侯黎明以圖版為(wei) 例剖析了中國壁畫中的山水畫演變,王讚帶來了對開化寺壁畫《清涼圖》的新發現和研究成果,穀東(dong) 方考證了開化寺大雄寶殿東(dong) 壁北宋華嚴(yan) 經變佛像的尊格,張總著眼開化寺、定林寺題記繪作與(yu) 水陸畫構成及儀(yi) 文入藏等分析了山西壁畫的意義(yi) 與(yu) 價(jia) 值,李路珂與(yu) 劉曉龍結合現代數字手段對開化寺壁畫中的建築以及壁畫線描和色彩數據修複進行了探索研究,趙曉星考證莫高窟第79窟主室西壁正龕屏風畫為(wei) 佛本生題材,孔蓓考辨解讀了河北正定隆興(xing) 寺摩尼殿明代佛傳(chuan) 壁畫的題材內(nei) 容和配置內(nei) 涵,顧迎慶、潘汶汛、鄧先仙、祁慧、翟小實作為(wei) 中國美術學院的中青年教師或博士,結合教學研究實踐及團隊項目運行,分別分享了現代教學中對壁畫學習(xi) 與(yu) 創作的思考,敦煌壁畫的視覺發現,鐵佛寺彩塑三維數據采集及虛擬修複工作曆程,以永樂(le) 宮壁畫為(wei) 例談傳(chuan) 統宗教壁畫和當代中國人物畫,翟小實則以壁畫為(wei) 引子探討了中國傳(chuan) 統雕塑的繼承與(yu) 發展問題。任道斌、王穎生等人作點評總結。

12 第2組.jpg 第二會(hui) 場發言嘉賓

第三會(hui) 場:印度佛教藝術與(yu) 中國佛學藝術的多向交流發展研究

  孫英剛分享了他對佛本生故事的犍陀羅淵源的研究,羅世平通過大量經典古代壁畫的西域畫風例證呈現了古代壁畫“胡風漢化”與(yu) 佛教造像“改梵為(wei) 夏”的中國繪畫文脈開放性特征,邊巴旺堆對藏族傳(chuan) 統壁畫技法作了深入探析,張敏以田野考察方法對比研究了金塔寺石窟佛造像特征,張書(shu) 彬探討了敦煌石窟五台山圖的繪製與(yu) 功能,孔令偉(wei) 探討了中國中古藝術史中的畏獸(shou) 研究問題,何鴻簡論了石窟觀看方式與(yu) 心理訴求的關(guan) 係,楊華勝圍繞古青州與(yu) 絲(si) 綢之路的聯係,探討了基於(yu) 考古發現的異域文物觀,孫岱嬋分析了中國傳(chuan) 統造像方式之塑壁同構,趙莉、苗利輝、郭峰、趙麗(li) 婭分別探討分享了克孜爾第149A窟壁畫複原研究,犍陀羅地區與(yu) 龜茲(zi) 地區的佛教及藝術的密切聯係,龜茲(zi) 壁畫複原線描的心得體(ti) 會(hui) ,以具體(ti) 圖例解析克孜爾壁畫,戴怡添考辨對比了“佛說母雞、木師、海船喻”的龜茲(zi) 石窟壁畫圖像及經變來源。劉秉江、羅世平等人作點評總結。

13 會(hui) 場-3.jpg 第三會(hui) 場發言嘉賓

14.jpg論壇嘉賓合影

 

供稿/壁畫藝委會(hui)

編校/藝委會(hui) 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