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藝委會

高峰之路——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

f603918fa0ec08fac7393c8c826f986155fbda6a.webp.jpg

8月16日上午,由中國國家畫院、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wei) 指導單位,安徽省美術館、《中國美術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高峰之路——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在安徽省美術館開幕。

09fa513d269759eea7c27571667ae61a6c22df0c.webp.jpg

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bv伟德官网登录名譽主席馮(feng) 遠,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何長風,以及《中國美術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金新,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本次展覽學術主持於(yu) 洋,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所長李曉柱,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名譽所長王輔民,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原館長、廣東(dong) 省美術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方土,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輝,遼寧省美術家協會(hui) 原副主席喻國瑋,中國國家畫院外聘研究員、山東(dong) 畫院創作部主任賈榮誌,中國國家畫院外聘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黨(dang) 震,北京畫院專(zhuan) 業(ye) 畫家徐衛國,《中國美術報》社運營總監李回源,還有中國畫學會(hui) 副會(hui) 長、安徽省書(shu) 畫院名譽院長王濤,一級美術師王仁華,安徽省文聯副主席、安徽省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陳林,安徽省美術家協會(hui) 原主席張鬆,安徽省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丁力,安徽省文化旅遊廳一級調研員何頌冰,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處長田冰淩等嘉賓出席開幕式。馮(feng) 遠、徐漣、金新、王濤、於(yu) 洋分別致辭。展覽開幕式由安徽省美術館館長王嶺主持。

馮(feng) 遠代表參展藝術家致辭,他表示,在新落成的安徽省美術館共襄“第四屆高峰之路——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開幕很有意義(yi) ,並指出此屆展覽在前三屆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策展團隊提出了新的理念,即按照參展藝術家的齒序和作品質量遴選組織策劃的創新思路,以中國古代經典畫論中的專(zhuan) 業(ye) 術語冠名於(yu) 不同生年的畫家的組合板塊。展覽以業(ye) 績皎然的中青年畫家的作品為(wei) 主,同時兼顧了兩(liang) 端代群畫家,既有成就卓著的畫壇耄宿,也有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誠所謂少長鹹集、風采各異而濟濟一堂。他提出,歡迎理論更多地介入實踐,也希望創作家能夠跳出“技藝”層麵,學會(hui) 站在理性思辨的角度反觀藝術創作,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畫現代化的發展。

徐漣代表中國國家畫院向展覽的成功舉(ju) 辦表示祝賀,並從(cong) 20世紀中國繪畫的藝術高峰出發,指出“新時代呼喚屬於(yu) 今天的藝術高峰”。作為(wei) 當代中國美術創作與(yu) 理論研究的主力軍(jun) 和國家隊,中國國家畫院建院42年來,始終堅持以推動中國文化藝術事業(ye) 發展為(wei) 己任,立足藝術本體(ti) 、把握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解答時代課題。《中國美術報》作為(wei) 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專(zhuan) 業(ye) 媒體(ti) ,率先就中國畫創作如何從(cong) “高原”走向“高峰”開始深入探索,為(wei) 促進藝術家樹立“高峰意識”、探索通往“高峰之路”的路徑與(yu) 方法做出有益實踐。同時,作為(wei) 兼具學術性和專(zhuan) 業(ye) 性的媒體(ti) ,《中國美術報》充分發揮了“橋梁”作用,整合、匯聚並調動創作、研究、教育、展覽等各方資源、力量,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展示場域,也成為(wei) 美術行業(ye) 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之間的傳(chuan) 聲筒。

金新代表主辦方《中國美術報》社向支持此次展覽的組織機構及各界同仁表示感謝,並指出,《中國美術報》始終堅持創刊時的辦報理念與(yu) 學術理想,以建設中國美術的精神家園、建立中外美術的互動平台為(wei) 目標,以“弘揚中國美術精神,彰顯中國美術氣派,建立中國美術標準,創新中國美術風格”為(wei) 宗旨,遵循“專(zhuan) 業(ye) 化、人文化、國際化、市場化、網絡化”的辦報理念,以展示國內(nei) 外美術創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助力中國美術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己任,並在近年全力拓展全媒體(ti) 平台。在中國國家畫院等專(zhuan) 業(ye) 機構的指導下,“高峰之路”展覽作為(wei) 《中國美術報》的一個(ge) 學術品牌活動已經連續舉(ju) 辦四屆。本次展覽旨在以作品呈現新時代中國畫的學術文脈,係統梳理展示了新時代以來中國畫創作取得的成就、麵對的時代課題,以及在勇攀高峰之路上的探索軌跡,展現了新時代不同代際、不同地域中國畫家的創作麵貌。

安徽藝術家代表王濤在展覽致辭中表示,走向“高峰之路”是中國美術界的大事,安徽省美術館作為(wei) 安徽省的文化名片,舉(ju) 辦“高峰之路”這樣有層次、有格調的展覽,無疑是對走向“高峰之路”的優(you) 秀實踐,同時也非常高興(xing) 能夠作為(wei) 參展藝術家參與(yu) 此次藝術盛會(hui) 。

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於(yu) 洋在致辭中闡述介紹了展覽的學術理念和板塊設置,並表示以“時代之問”作為(wei) 此屆“高峰之路”展覽的學術主題,實際上是帶著“問題意識”觀照新時代中國畫的發展生態,將新時代以來美術創作新的特點、代表性人物、經典作品呈獻給中國美術界。同時他談道,“高峰之路”係列主題展覽也見證了中國畫壇南北各地的人物、山水、花鳥畫科,老中青三代的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畫家的藝術之路和學術發展。同時,作為(wei) 一個(ge) 專(zhuan) 題性、學術性、研究性的展覽走到今天,“高峰之路”係列展覽在呈現方式、學術研究、板塊策劃等方麵與(yu) 時俱進,在實踐中尋求規律,不斷進步,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涵蓋了當下新時代中國畫發展的主要特點,也是對未來中國畫學發展與(yu) 中國畫的當下呈現的匯總研究。

開幕式現場,張鬆代表部分參展藝術家向安徽省美術館捐贈作品,由安徽省美術館副館長劉文楊頒發捐贈證書(shu) 。

隨後,馮(feng) 遠、徐漣、何長風、於(yu) 洋、金新、陳林共同啟動開幕裝置。

e850352ac65c1038f435b9026190361fb17e8931.webp.jpg

見證“高峰之路”,回應“時代之問”。展覽聚焦“當代中國畫的時代之問”,以代群為(wei) 界,根據畫家出生年代先後順序,以中國傳(chuan) 統畫論概念範疇為(wei) 題,設立“意境篇”“氣象篇”“格調篇”“生韻篇”四個(ge) 板塊,分別對應“30—40後”“50後”“60後”“70後”四個(ge) 藝術家代群,由著名美術理論家牛克誠、尚輝、高天民與(yu) 展覽學術主持於(yu) 洋分別作為(wei) 四個(ge) 板塊的學術召集人。

91ef76c6a7efce1b1888716f78d056d2b58f6506.webp.jpg

展覽展出了崔振寬、李寶林、朱修立、薑寶林、郭誌光、王濤、程振國、王西京、馮(feng) 大中、許欽鬆、王仁華、馮(feng) 遠、張鬆、秦天柱、李學明、萬(wan) 鼎、範揚、張誌民、白雲(yun) 鄉(xiang) 、馬書(shu) 林、樂(le) 震文、胡石、林容生、喻國瑋、陳輝、紀連彬、何加林、牛克誠、王輔民、張望、盧禹舜、梁明、方土、陳翔、賈廣健、李曉柱、張繼剛、賈榮誌、袁學君、陳林、石峰、徐衛國、王平、林藍、王躍奎、範治斌、翁誌承、黨(dang) 震、杜鬆儒、周午生、孫震生、劉海勇52位藝術家的近170幅中國畫作品。這些在各年齡段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中國畫家的優(you) 秀作品和畫學思想,鮮明地呈現出當代中國畫的發展軌跡和新的時代經典,也回應了當下與(yu) 未來中國美術的時代之問,展現出了新時代中國美術的璀璨成就和無限可能。開幕式結束後,“第四屆高峰之路——新時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學術研討會(hui) 在安徽省美術館舉(ju) 行。學術研討會(hui) 由於(yu) 洋主持,近30位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就“新時代中國畫傳(chuan) 承發展”為(wei) 主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和研究,對如何激活中國畫的文化生命力、推動當代中國畫的時代發展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建議和思路。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