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藝委會

從塞納河到光華路:“裝飾”的現代化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京開幕

image.png

11月5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承辦的“從(cong) 塞納河到光華路:‘裝飾’的現代化”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學術研討會(hui) 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常沙娜,中國工藝美術學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理事長才大穎,山東(dong) 美術出版社社長李晉,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副館長蘇丹,文旅部藝術處處長張苗苗,常熟市文體(ti) 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錢強、副局長韋劍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覃川,副院長方曉風,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曉昕、馬文甲,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杜大愷、魯曉波,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杭間,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副館長孫大鵬,法國藝術史學家、策展人,蓬皮杜中心(法國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前副館長,第十屆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凱瑟琳·大衛(Catherine David),法國藝術史學家、巴黎賽努奇亞(ya) 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易凱(Eric Lefebvre),法國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雷米·艾融(Rémy Aron),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雕塑學會(hui) 會(hui) 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北京服裝學院原校長、校友劉元風,華東(dong) 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淩,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海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院長崔冬暉,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山東(dong) 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韓文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高沛明、王玉良、尚剛、何潔、華健心、張歌明、孫嘉英、周尚儀(yi) 、賈京生等,本次展覽藝術家的家屬代表龐綺、林延、韋佳、林晨、吳文凱等,為(wei) 本次展覽提供大力支持的北京清尚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校友代表,以及兄弟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師生校友、媒體(ti) 嘉賓等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主持。

image.png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理事長才大穎致辭

才大穎在致辭中指出,在中法建交60周年這一時間節點上,以“裝飾的現代化”為(wei) 題舉(ju) 辦展覽和研討會(hui) 蘊含著深切的期待。“光華路”不隻是地標,而是一種精神載體(ti) ,蘊含著幾代人的奮進曆程;塞納河也不僅(jin) 代表法國,更是那個(ge) 時代,甚至整個(ge) 西方世界裝飾藝術當代表達的聖地。從(cong) 塞納河到光華路,再到清華園,因而具有了西學東(dong) 進與(yu) 融古鑠今的交互相映的使命,由此形成了“光華路”百花園林的一支重要的文脈,並隨著時代逐步彰顯出文脈傳(chuan) 承的必要性與(yu) 可能性。如果說塞納河是遙遠的過去,那麽(me) 清華園則代表著當下與(yu) 未來。這是“光華路”的文脈與(yu) 榮耀,更是幾代人付出青春甚至終其一生的追求,“光華路”的精神必將永存。

image.png

法國藝術史學家、巴黎賽努奇亞(ya) 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易凱致辭

易凱表示,通過這次特展,我們(men) 得以回顧五位偉(wei) 大的藝術家對現代裝飾藝術乃至更廣泛的藝術領域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展覽結合研討會(hui) ,是中法兩(liang) 國之間進行文化交流、學術交流很好的一種形式。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中法藝術界能進一步鞏固友好關(guan) 係,促成未來在科研、出版領域等方麵的堅實合作。

image.png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院長崔冬暉致辭

崔冬暉作為(wei) 本次展覽藝術家的家屬代表發言並表達了對展覽團隊的感謝。他提到,策展團隊在進行文獻研究和整理的過程中,一點點挖掘和發現了那個(ge) 時代的許多故事,見證了工藝美術與(yu) 裝飾藝術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受到重視與(yu) 發展的曆程。此次展覽不僅(jin) 是為(wei) 了展示老先生們(men) 為(wei) 中國文化自信與(yu) 國家文化發展所奠定的基礎,也是為(wei) 了紀念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輩們(men) 在工藝美術與(yu) 裝飾藝術領域的點滴積累與(yu) 貢獻。

image.png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覃川致辭

覃川代表展覽主辦方致辭並宣布展覽開幕。覃川表示,先行者們(men) 從(cong) 社會(hui) 改造、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出發成為(wei) 中國現代社會(hui) 轉型和對於(yu) 現代性問題探索的先鋒,他們(men) 的精神與(yu) 理想如同明亮的燈塔,始終指引著後輩不斷前行。從(cong) “為(wei) 生活而藝術,為(wei) 民生而設計”的辦學宗旨,到高舉(ju) “藝科融合”的學術旗幟,再到新時代“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於(yu) 人民群眾(zhong) 的高品質生活需求”,前輩們(men) 的理想與(yu) 精神始終是我們(men) 不變的精神血脈和學術底色。

image.png

本次展覽精心組織展出龐薰琹、雷圭元、鄭可、吳冠中、常沙娜五位藝術家的360餘(yu) 件作品和史料他們(men) 都曾有過留法學習(xi) 或在法國生活的經曆,與(yu) 塞納河結下了一生的淵源。希望本次展覽,能夠讓更多的人理解裝飾藝術的深刻內(nei) 涵和重要的社會(hui) 作用,同時向曆史致敬,並展望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image.png

展覽研討會(hui) 同期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報告廳舉(ju) 行。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學者對五位藝術家對裝飾和設計做出的貢獻,裝飾的本質及時代變遷,以及中法兩(liang) 國視覺藝術的交流與(yu) 互鑒以深入研討。論壇結束後,策展團隊還就展覽的主題與(yu) 策劃展覽籌備及展陳思路以及學院的文脈與(yu) 傳(chuan) 統展開了圓桌討論。

image.png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推出“從(cong) 塞納河到光華路:‘裝飾’的現代化”藝術特展 從(cong)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輩們(men) 的學術理想和學術思想,通過著述、設計和教學等多種形式不斷傳(chuan) 授給後來的學生們(men) ,進而提升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生活品質,服務於(yu) 國家的重大項目和經濟民生的需要,以代代相傳(chuan) 的方式形成了一批批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優(you) 秀成果,塑造出新時代中國的國家形象,弘揚了新時代的文化精神。

image.png

據悉,展覽持續至2025年2月16日。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展廳現場

來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