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荊浩藝術研究院、河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書(shu) 畫頻道河南新聞中心組織的“追憶紅色歲月,緬懷革命先烈——著名畫家走進大別山革命老區采風團”來到新縣采風寫(xie) 生。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這裏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這裏誕生了紅四方麵軍(jun) ,紅二十五軍(jun) ,紅二十八軍(jun) 等主力紅軍(jun) ,留下了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光輝的戰鬥足跡,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等43位開國將軍(jun) ,培育出了50多位省部級領導幹部。在戰爭(zheng) 年代,人口不到十萬(wan) 人的新縣,卻獻出了5.5萬(wan) 名優(you) 秀兒(er) 女的寶貴生命。“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feng) 碑,村村有烈士,戶戶有紅軍(jun) ”是對新縣革命鬥爭(zheng) 史的真實寫(xie) 照。被譽為(wei) “紅軍(jun) 的故鄉(xiang) ,將軍(jun) 的搖籃”。這裏悠久的曆史文化和厚重的革命傳(chuan) 統,也是藝術家感悟曆史和進行文藝創作的聖地。
“追憶紅色歲月,緬懷革命先烈——著名畫家走進大別山革命老區采風團”成員大多是第一次來到大別山。采風團一行先後到大別山幹部學院、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四方麵軍(jun) 總部舊址、鄂豫皖蘇區將帥館和許世友將軍(jun) 故裏進行參觀學習(xi) ,接受心靈的洗禮。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是在第二次革命戰爭(zheng) 時期的中央代表機關(guan)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既是鄂豫皖革命時期根據地黨(dang) 政軍(jun) 首腦機關(guan) ,又是徐向前、沈澤民、成仿吾、郭述申等領導同誌辦公和起居的地方,這裏至今仍保留著當年曆史麵貌。
紅四方麵軍(jun) 總部舊址與(yu)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隔街對望,整個(ge) 建築為(wei) 清末豫南民居風格。
鄂豫皖蘇區將帥館是全國唯一一座集中反映鄂豫皖蘇區開國將帥的展館,多角度的展示了在鄂豫皖蘇區工作和戰鬥過的349位開國將帥的豐(feng) 功偉(wei) 績。
新縣是將軍(jun) 的搖籃,在眾(zhong) 多將軍(jun) 中,最具傳(chuan) 奇色彩的當屬許世友上將。“生為(wei) 國盡忠,死為(wei) 母盡孝”。在許世友將軍(jun) 陵墓拜祭時,采風團獻上了花籃,並向這位有著特殊的經曆、特殊的個(ge) 性、特殊的貢獻,為(wei) 國盡忠,為(wei) 母盡孝的傳(chuan) 奇名將默哀致敬。
在采風期間,藝術家們(men) 瞻仰了先烈們(men) 鏽跡斑斑的遺物,重溫英雄們(men) 艱苦卓絕的鬥爭(zheng) ,深受震撼,也深感共和國的締造與(yu) 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紛紛表示在今後的美術創作中,應繼續傳(chuan) 承革命精神,樹中華民族之正氣,隻有這樣,我們(men) 才能在多元文化的衝(chong) 擊下,始終堅守自己的陣地,創作出無愧於(yu) 民族、無愧於(yu) 時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