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0年7月5日至16日,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北海市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主辦,北海市委宣傳(chuan) 部、廣西美協、北海市文聯承辦的“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北海水彩畫作品以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新異的審美效果引起學術界的關(guan) 注和高度評價(jia) 。
廣西北部灣因其地理特點在中國曆史上曾起到過重大的作用:“海上絲(si) 綢之路”的始發港,中國西部出海口;中國海岸線最南端,與(yu) 東(dong) 盟各國海、陸、空交通便捷;中國最大的天然深水港之一等等。這些地理優(you) 勢,使北部灣地區成為(wei) 了中國和廣西對外開放、交流的一個(ge) 重要門戶。北部灣地區的曆史發展,形成了東(dong) 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格局。體(ti) 現出一種開放、包容、多元、開拓的“海洋文化”的文化特征。在東(dong) 西方文化融匯的過程中,除了西方文化,南洋文化和東(dong) 南亞(ya) 文化對北部灣地區也產(chan) 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因素構成了“北部灣文化”。
北海市是北部灣地區的中心城市。
“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是北部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部灣“海洋文化”的具體(ti) 體(ti) 現,是北部灣的文化品牌。
“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是產(chan) 生於(yu) 北海市本土的美術形態。北海水彩畫群體(ti) 形成於(yu) 20世紀90年代,至今已有10多年曆史,主要創作骨幹有20多人,代表畫家有蔡道東(dong) 、肖暢恒、張國權、蔡群徽、吳明珠、張虹、吳誌剛、黃小其、張國楠、包建群、張斌等。他們(men) 的作品大部分表現北部灣題材,因特有的文化和地域背景,他們(men) 的作品體(ti) 現了“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審美特征。很多優(you) 秀作品入選大型全國美展並獲獎,被學術界譽為(wei) “北海現象”。在一個(ge) 城市,有如此多的水彩畫家並具有相當的藝術水平,組成一個(ge) 群體(ti) ,表現本地域題材,產(chan) 生了那麽(me) 多的優(you) 秀作品,這在全國都是少有的。他們(men) 十幾年如一日地表現北部灣,並在藝術風格上各有追求,以鮮明的藝術個(ge) 性形成整體(ti) 麵貌,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指向和鮮明的藝術追求。他們(men) 還克服了巨大困難,在市場大潮洶湧澎湃的北海,潛心研究創作,執著地追求自己的藝術,並取得很大的創作成果。
國家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戰略以來,廣西美協和北海有關(guan) 部門把打造“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作為(wei) 廣西和北海文化建設的重大舉(ju) 措,這次把“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推向全國,這對宣傳(chuan) 和促進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具有積極意義(yi) 。
如今,“北部灣畫風”——北海水彩畫成為(wei) 了廣西、北海美術創作的一個(ge) 品牌,在全國產(chan) 生了較大的影響,並以群體(ti) 的藝術麵貌和地域的文化特征成為(wei) 中國美術創作領域的一支生力軍(jun) 。(廣西美協謝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