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体育官网登录

藝委會

湖南省美協采風團見證鄉村巨變 “雙村”精品創作工程正式啟動

11月初,湖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組織采風團,赴汝城縣沙洲村開展采風寫(xie) 生創作活動,正式啟動湖南美術“雙村”精品創作工程。

采風團用心體(ti) 驗生活,了解“半條被子”的故事,感受特色民俗文化,為(wei) 藝術創作積累素材和靈感。

紅網時刻記者 胡邦建 夏君香 郴州汝城報道

鬆香酥軟的大禾米糍,古色古香的民居小巷,婉轉動聽的瑤族山歌,暖人心窩的“半條被子”故事,走近郴州汝城縣沙洲村,湖南美術家分分鍾沉醉在這裏,喜看精準扶貧帶來的鄉(xiang) 村巨變,收獲滿滿的創作靈感。

11月初,湖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組織采風團,赴汝城縣沙洲村開展采風寫(xie) 生創作活動,正式啟動湖南美術“雙村”精品創作工程。在為(wei) 期一周的時間裏,采風團細心參觀考察,用心體(ti) 驗生活,了解“半條被子”的故事,感受特色民俗文化,為(wei) 藝術創作積累素材和靈感。

藝術家們(men) 在“半條被子的溫暖”專(zhuan) 題陳列館參觀,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聆聽感人故事,感受鄉(xiang) 村巨變

沙洲村,因“半條被子”享譽中國。近年來,沙洲村發揚長征精神,凝聚全村合力,將村落打造成紅色經典旅遊特色鄉(xiang) 村,成為(wei) 紅色文化旅遊勝地。

灰牆黛瓦,山明水秀,伴著清晨的一縷陽光,沙洲村裏漸漸熱鬧起來。曬場上,鋪滿了紅辣椒、芝麻秸稈等農(nong) 作物,藝術家們(men) 蹲下察看,感受著豐(feng) 收帶來的喜悅;在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zhuan) 題陳列館、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司令部舊址等地,藝術家們(men) 拿起手機認真拍攝素材,記錄感動;來到“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孫子朱小紅家中,藝術家們(men) 和他親(qin) 切交談,了解沙洲村脫貧致富的巨大變化。

“景美人更美,每到一處都有一種熟悉感,勾起了家鄉(xiang) 的記憶。”雖然是第一次來到沙洲村,中南大學副教授、湖南省水彩畫學會(hui) 副主席兼執行秘書(shu) 長唐曉明卻有種格外的親(qin) 切感。他告訴記者,自己早就有下基層采風的打算,借著此次湖南美術“雙村”精品創作工程啟動的機會(hui) 來到沙洲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和精神的回歸,既感受到了鄉(xiang) 愁,也看到了新農(nong) 村建設的美好場景,這對自己在南方非典型性風景創作的主題和形式上能夠有很好的升華。

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hui) 公共委員會(hui) 主任、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係副主任譚建明認為(wei) ,用文藝作品去表現精準扶貧的時代主題是非常好的形式。他希望通過雕塑這種可視化、立體(ti) 化的藝術形式把“半條被子”的故事以及當代沙洲村的風貌進一步展示出來,呈現給大眾(zhong) 。

藝術家們(men) 和當地瑤族村民親(qin) 切交談,了解當地脫貧致富的巨大變化。

綠意蔥蘢的樹林裏,幾位瑤族村民深情對唱動聽的山歌,藝術們(men) 拿起手機記錄下這一畫麵。

細品民俗文化,描繪真實生活

綠意蔥蘢的樹林裏,幾位村民身著瑤族服飾,深情對唱動聽的山歌,陽光灑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樣溫馨的畫麵給bv伟德官网登录會(hui) 員、職業(ye) 畫家餘(yu) 含兮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餘(yu) 含兮看來,當地瑤族百姓邊勞作邊放歌的場景就是他們(men) 真實生活的呈現,也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畫家的畫作要記錄這個(ge) 時代,通過老故事來講述新時代的精神。”餘(yu) 含兮表示,沙洲村的一景一角都很有畫麵感,通過采風看到了當地人的幸福生活狀態,為(wei) 此,他打算創作一幅名為(wei) 《沙洲瑤歌》或《沙洲之歌》的作品 。

“走進沙洲,首先有一種感動,不僅(jin) 因為(wei) ‘半條被子’的故事,更因為(wei) 這裏百姓的樸實善良。”湖南省油畫學會(hui) 理事戴平均表示,和以往的創作不同,此次采風讓自己有了更多的現場接觸,得到了許多許多靈感,是在美術上、學術上的一次學習(xi) 和自我提升。在戴平均看來,隻有走進基層實地去感受,才能創作出最好的作品,他計劃以過去、現在、未來為(wei) 不同主題創作一組係列作品。

藝術家們(men) 在花垣縣十八洞村采風。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創作精品力作

從(cong) 湘西十八洞村到湘南沙洲村,從(cong) 七年前在十八洞提出的“精準扶貧”的理念迅速傳(chuan) 遍全國,到如今脫貧攻堅決(jue) 戰決(jue) 勝的關(guan) 鍵時刻,湖南這兩(liang) 個(ge) 小小村莊注定將在中國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湖南省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石綱認為(wei) ,對於(yu) 湖南的美術家來說,這是具有時代意義(yi) 的創作素材。

石綱介紹,近年來,湖南省美協緊緊圍繞省委宣傳(chuan) 部“出作品、出人才、出品牌、出團結”的指示要求,積極打造精品力作,培養(yang) 優(you) 秀文藝人才,塑造文藝品牌。此次開展湖南美術“雙村”精品創作工程就要組織一批省內(nei) 優(you) 秀美術家深入十八洞村、沙洲村,進行實地考察、體(ti) 驗生活、收集創作素材,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創作出一批具有曆史意義(yi) 和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展示當地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新成就、新麵貌、新氣象。

整個(ge) 活動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為(wei) 采風寫(xie) 生階段,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為(wei) 作品創作階段。

“開展湖南美術‘雙村’精品創作工程是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實實在在的舉(ju) 措。”湖南省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秘書(shu) 長夏義(yi) 生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ang) 沙洲瑤族村考察時,強調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特別是美術工作者,要身體(ti) 力行,真正深入到基層,深入到沙洲村、十八洞村等地去采風,創作一批高質量的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藝術作品,用藝術的方式呈現當地的精神麵貌和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