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dmin 發布時間:2012/2/21 10:45:00
2011年中國美術述評
楊 萍
回首2011年,作為(wei) “十一五”收官之年和“十二五”開局之年,美術界依然精彩不斷,以藝術的方式圖鑒曆史,規劃未來。
一、製定規劃,展望未來前景
新年伊始,文化部、bv伟德官网登录即分別召集美術界專(zhuan) 家召開“‘十二五’時期中國美術發展戰略座談會(hui) ”,就服務大局、完善機製、理論創作、對外交流、文化惠民、保障維權等內(nei) 容展開討論。10月,黨(dang) 的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明確提出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的目標,這一具有深遠指導意義(yi) 的謀篇布局為(wei) 中國美術事業(ye) 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11月,在第九次文代會(hui) 上,胡錦濤總書(shu) 記又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四個(ge) 堅持。全國美術界再次掀起學習(xi) 的熱潮,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曆史使命,自覺遵循藝術規律,立足傳(chuan) 統,勇於(yu) 創新,在“十二五”規劃的框架下,製定美術發展戰略,在構建價(jia) 值體(ti) 係、引領美術思潮、塑造國家形象、增強國際影響等方麵推出切實舉(ju) 措,為(wei) 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發揮美術應有的作用。
二、圖鑒曆史,回眸光輝歲月
1.大型展覽隆重紀念節慶
今年適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舉(ju) 國上下舉(ju) 辦各種美術展覽活動,慶祝、紀念這些重要的曆史時刻。美術家們(men) 紛紛緊扣主題進行美術創作,在尊重曆史、尊重自己對曆史的理解下,嚐試在新時期對革命曆史題材進行新的解讀和詮釋,並在形式、體(ti) 裁上加以創新,彰顯出主題性創作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無論是中國美術館拿出館藏精品,以經典作品熱情謳歌“光輝曆程”,展現“時代畫卷”,還是伟德线上平台精心策劃、周密組織百餘(yu) 位美術家赴革命紀念地寫(xie) 生創作,生動描繪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國人民從(cong) 火熱革命到和諧發展的瑰麗(li) 詩篇。還有浙江省推出“最前線”,上海市策劃“咱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革命領袖毛主席的故鄉(xiang) 湖南展現“輝煌歲月,紅色經典”,美術名家走進黨(dang) 的誕生地嘉興(xing) 寫(xie) 生創作。美術家們(men) 以飽滿的熱情揮毫潑墨,用翰墨丹青歌頌黨(dang) 的豐(feng) 功偉(wei) 績,抒發自己的家國情懷。
辛亥革命終結了封建君主專(zhuan) 製製度,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綜合美術作品展”將主題創作與(yu) 藝術創新緊密結合,推動了綜合材料美術創作的發展。伟德线上平台組織主創畫家沿辛亥革命醞釀、起事、成功的曆史線路赴廣州、武漢、北京等地考察調研、寫(xie) 生創作,全麵反映辛亥革命曆史風貌,並將重大曆史題材的美術創作與(yu) 相關(guan) 舊址遺跡的保存修複研究結合在一起。“百年風雲(yun) ·壯誌丹青——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匯集了中國美術館及相關(guan) 藝術機構收藏的反映辛亥革命曆史風雲(yun) 的主題性創作,展示了辛亥革命名家和曆史文化名人的丹青墨跡。
“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術作品展”以藝術的方式表現了青藏高原的優(you) 美自然風景、獨特人文景觀、悠久曆史文化、民族和諧生活、社會(hui) 主義(yi) 火熱建設、子弟兵戍守邊關(guan) 、軍(jun) 民魚水深情等不同題材,集中展現了民主改革後西藏建設的成就和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
2. 中華文明曆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啟動
年底正式啟動“中華文明曆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是繼“國家重大曆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後又一項國家立項、出資、收藏藝術品的盛事,計劃曆時5年,投資1.5億(yi) ,通過招標的方式,召集美術家創作150餘(yu) 件具有藝術性、文獻性的精品佳作,用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視覺藝術形式來呈現五千年中華曆史文明,弘揚民族精神,展露美術魅力,力爭(zheng) 表現重大曆史事件、塑造傑出曆史人物、展示中華科技文化成果、描繪曆代社會(hui) 風情圖卷。
盛世修史,美術創作工程就是通過藝術的畫卷書(shu) 寫(xie) 中國五千年滄桑巨變,塑造自強不息的國家和民族的形象。通過鮮明反映時代精神、具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的藝術品,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體(ti) 現和發揮藝術在建構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方麵的積極作用。
三、創作多元,內(nei) 涵樣態豐(feng) 富
1.版畫年,緬懷和致敬,傳(chuan) 承與(yu) 創新
今年是中國的民族文化旗手魯迅先生誕辰130周年,也是他親(qin) 自倡導和發起的中國新興(xing) 木刻運動80周年,因而被伟德线上平台命名為(wei) “中國版畫年”。“第十九屆全國版畫作品展”、“第三屆中國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光榮與(yu) 時代——紀念中國新興(xing) 木刻運動八十周年”、“為(wei) 人生的藝術——紀念中國新興(xing) 木刻運動八十周年”、“縱橫時空·黑蘇皖黔粵當代版畫巡回展”、“中國版畫進萬(wan) 家”、“中國青年版畫邀請展”、“首屆天津濱海新區國際版畫邀請展”、“複數的意義(yi) ——中國當代版畫邀請展”等相繼在各地展出。與(yu) 此同時,以滬杭地區為(wei) 中心,也紛紛舉(ju) 辦了多項專(zhuan) 題版畫展覽,其中較為(wei) 重要的有浙江美術館匯集展出百餘(yu) 件經典魯迅形象的“魯迅的麵容”,中國美術學院回顧版畫之路的展覽“重覓與(yu) 重負”。這一係列展覽活動,都以翔實的曆史資料,彌足珍貴的不同時代的版畫精品,回顧那以刀為(wei) 筆、以刀為(wei) 槍的新興(xing) 木刻運動,重溫中國版畫八十年的曆史,展現當代版畫新樣態,緬懷魯迅先對中國現代創作版畫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2.邊疆少數民族生活,激發創作靈感
曆時兩(liang) 年,先後組織五批次畫家赴新疆寫(xie) 生,並先期舉(ju) 辦“陽光新疆——寫(xie) 生作品展”,再到年末向觀眾(zhong) 呈現規模宏大的“天山南北——中國美術作品展”,首次全麵梳理展出70餘(yu) 年新疆題材美術作品。還有“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術作品展”、“大美西藏——西藏當代繪畫邀請展”等集中展示少數民族題材的展覽,吸引了觀眾(zhong) 的目光。邊塞廣袤奇特的地域風貌和濃鬱迷人的民族風情給美術家們(men) 帶來嶄新的審美體(ti) 驗,激發了創作靈感,畫家們(men) 從(cong) 藝術角度對地域性、民族性審美特征進行發掘與(yu) 創造,開創雄奇瑰麗(li) 、博大沉雄的創作風格。內(nei) 容題材涉及廣泛,展示出少數民族地區日新月異的變化,通過美術作品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積極推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美術事業(ye) 的繁榮發展。
3.百年回顧,盡顯大家風範
老美術家王式廓、江豐(feng) 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接續舉(ju) 辦,紀念大會(hui) 以莊嚴(yan) 肅穆的儀(yi) 式向為(wei) 新中國美術事業(ye) 做出傑出貢獻的開拓者們(men) 致以崇高的敬意;通過文獻作品展覽形式使觀眾(zhong) 直觀感受老藝術家的心路曆程和藝術成就;通過座談研討活動,生前好友、弟子、家屬圍坐,共話當年。力群迎來百歲壽誕,故裏靈石重張力群美術館新館,展出捐贈作品,京城美術界設壽宴為(wei) 其慶生。還有今年辭世的年逾九旬的彥涵,這四位從(cong) 延安走出的人民藝術家,一生踐行“藝術為(wei) 人民”、“藝術為(wei) 人生”的社會(hui) 主義(yi) 美術理念,為(wei) 後輩學子樹立了體(ti) 現中國美術主流價(jia) 值觀的典範。
4.青年美展,散發青春活力
青年昭示著未來,2011年專(zhuan) 門為(wei) 青年而舉(ju) 辦的展覽也呈現活躍態勢。自2008年伟德线上平台重啟“全國青年美展”,設定為(wei) 三年一屆的常設性、製度化的重點展覽活動,“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如約而至,500餘(yu) 件作品涵蓋了革命曆史、現實生活、都市景觀、情感表現、人文關(guan) 懷等不同的題材和主題,整體(ti) 藝術水準齊整,語言材料豐(feng) 富,視角新穎獨特,情感真摯誠懇,創作心態平和,展露出青年人特有的風采,呈現出中國美術今後發展的良好態勢。與(yu) “全國青年美展”一樣,兩(liang) 年一屆的以“炫”為(wei) 主題“2011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也以國、油、版、雕、水彩和綜合材料的架上繪畫和雕塑為(wei) 主,這兩(liang) 個(ge) 全國性青年展,保守有餘(yu) ,銳氣不足,強調個(ge) 體(ti) 的心性的表達,缺乏先鋒的創新精神和厚重的人文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青年人紮實的學院派功底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而以“鏈接傳(chuan) 統與(yu) 未來”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除了繪畫、雕塑,還容納了攝影、裝置、影像等新媒體(ti) 藝術形式,側(ce) 重於(yu) 觀念性、實驗性,借助新的媒介和材質追問藝術未來的走向。
5.美術機構發力,呈現美術新象百態
繼2009年“中國當代藝術院”成立之後,今年伟德线上平台成立了實驗藝術委員會(hui) ,呂勝中、朱青生、張子康、邱誌傑等20位藝術家為(wei) 首屆委員。實驗藝委會(hui) 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將具有實驗性、探索性、前衛性的藝術家團結起來,並為(wei) 其提供服務和展示平台,體(ti) 現了伟德线上平台的包容性,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和容納用新媒介形式和新視覺經驗來探索藝術發展的具有深刻表現力的藝術家,積極營造寬鬆和諧、共同發展的大環境。
由原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重組而成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修繕擴建一新,以“曆史與(yu) 藝術並重”為(wei) 辦館理念,開館大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展”、“潘天壽藝術展”、“李可染藝術展”、“黃胄藝術展”,以經得起曆史檢驗的現當代精品力作,向公眾(zhong) 重裝亮相。
2010年中國國家畫院以少而精的機構模式和專(zhuan) 聘結合的用人製度,成立7個(ge) 專(zhuan) 業(ye) 院,初步健全了專(zhuan) 業(ye) 門類,完善了組織體(ti) 製。2011年是建院30周年,舉(ju) 辦“東(dong) 方既白”美展,全麵呈現擴大規模以來的整體(ti) 陣容,已破土動工的天津的盤龍穀創作基地和簽約啟動的“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也將為(wei) 畫院美術家提供創作和展示、交易空間。對於(yu) 全國畫院性質的機構改革提供示範性樣本。
7月,中國畫學會(hui) 經文化部、民政部批準成立,是繼中國油畫學會(hui) 、中國雕塑學會(hui) 、中國版畫學會(hui) 等學術團體(ti) 之後成立的又一個(ge) 新的全國性的一級民間社團組織。吸納了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中國畫家300餘(yu) 人為(wei) 會(hui) 員,力圖集中高端學術力量,深入探究中國畫發展規律,共同推進中國畫的時代發展。
6.展覽紛呈,打造學術品牌
雙年展(三年展)、藝術博覽會(hui) ,這些興(xing) 起於(yu) 西方的藝術展示方式在中國輪番上陣,北京、廣州藝博會(hui) ,上海、成都雙年展,廣州三年展,這些老牌展會(hui) 已持續多年。2011北京國際設計周暨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深圳觀瀾國際版畫展、大同雕塑國際雙年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中國(廈門)漆畫雙年展等嶄露頭角,從(cong) 操作方式上都能看到政府的參與(yu) 力度不斷加大,力圖通過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打造城市品牌活動,既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來豐(feng) 碩的文化盛宴,又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成為(wei) 都市名片。
除上述門類藝術展外,以“溯源吾土,述民之情”為(wei) 宗旨的“吾土吾民係列油畫邀請展”,從(cong) 蒼茫西北到遼闊東(dong) 北,再到秀美江南,已為(wei) 我們(men) 呈上“傳(chuan) 承西北”、“化境長城外”、“人文江南”三個(ge) 大展,通過區域性的學術比較探討油畫本土化形成的地域性特征。還有“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暨中國新農(nong) 村建設成就繪畫展”、“學院工筆——首屆中國工筆畫學術聯盟名家邀請展”、“全國壁畫名家架上藝術精品展”、“2011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第二屆中國水彩名家邀請展”、“第二屆中國粉畫展”、“人·插圖·生活——首屆全國高校插圖藝術作品展”、“界·尚——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等展覽活動,與(yu) 公眾(zhong) 分享了中國畫、壁畫、水彩、插圖、陶藝等各門類精彩的藝術作品。
四、專(zhuan) 業(ye) 骨幹培養(yang) ,後續人才儲(chu) 備
我國文化事業(ye) 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對藝術人才的培養(yang)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高等藝術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有1300多所高校(不包括高職)招收藝術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在校生達120萬(wan) 之多,成為(wei) 世界上藝術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藝術學科定位過低的弊端更加凸顯出來,與(yu) 其他學科交叉和新興(xing) 的藝術門類無法進入學科目錄,藝術教育存在著學科建設不完善、辦學層次低水平徘徊、藝術人才培養(yang) 低水平重複等問題。經過多年的爭(zheng) 取,2011年,原屬“文學門類”的藝術學成為(wei) 獨立的第十三個(ge) 一級學科門類,使藝術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和人才培養(yang) 有了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性。但在學科體(ti) 係、評估指標、教學模式等方麵的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已經成功舉(ju) 辦了3期,培養(yang) 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德藝雙馨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報名人數持續攀升,選派機製不斷完善,從(cong) 最初的自報選題到後來針對解決(jue) 迫切現實問題和重大理論問題的地選題設立機製,涵蓋了當代美術理論與(yu) 創作、藝術設計、博物館學、展會(hui) 研究、美術教育等多個(ge) 領域,代表了當前研究熱點和現實需求,體(ti) 現了項目特點。
伟德线上平台不僅(jin) 著力高精尖人才培養(yang) ,而且更注重挖掘“基礎人才”,繼續擴大與(yu) 全國美術院校、創作機構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的深入合作,開展“西部少數民族美術人才培訓發展計劃”,通過培訓和辦展方式提高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的整體(ti) 素質和基本技能。
五、加強理論建設,構建評價(jia) 體(ti) 係
中國目前處於(yu) 社會(hui) 轉型期,西方湧入的各種文化思潮不可避免地衝(chong) 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原有的價(jia) 值體(ti) 係解構,新的尚未健全完善,當前文藝創作和批評出現不少問題。耗時一年多,吵得沸沸揚揚的畫家範曾狀告藝術收藏家、評論家郭慶祥的名譽侵權官司,一審以範曾勝訴告一段落,法學界和藝術界共同探究“文藝批評、學術爭(zheng) 鳴和名譽侵權的界限”問題,試圖廓清評論批評的本質和評判標準。由《人民日報》發表的《讓文藝複歸心靈、讓創作貼近現實——十大惡俗阻礙文藝健康發展》一文也引發社會(hui) 廣泛熱議,文藝界紛紛反躬自省本門類藝術在理論建構、評論批評上存在的問題。美術界整體(ti) 來說比較健康,但也缺失嚴(yan) 肅的文藝批評,形成了寫(xie) 人的多、寫(xie) 問題的少,配合展覽的多、獨立思考的少,肯定的多、批評的少的局麵。因而理論家、評論家應當堅守職業(ye) 操守和學術底線,維護行業(ye) 自律,不受金錢、市場、人情左右,建構獨立自主的學理係統和評判體(ti) 係,形成獨立的批評力量,開創當下文藝評論新風尚,為(wei) 真正的文藝批評提供一個(ge) 良性發展的氛圍和生態環境。
六、增進交流,
亮相於(yu) 中央美院美術館“意大利烏(wu) 菲齊博物館館藏精品展”將文藝複興(xing) 早期佛羅倫(lun) 薩畫派波提切利、盛期威尼斯畫派丁托列托和提香等大師的傑作完美呈現;曆時6年籌備,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啟“啟蒙的藝術”之門,展出德國三家國家級博物館館藏580件作品,從(cong) 繪畫、雕塑和版畫到手工藝品和服飾,全方位展示18世紀啟蒙的藝術,介紹了啟蒙運動的背景、曆史、偉(wei) 大成就以及深遠影響。現身上海世博園中國館的“2011畢加索中國大展”展品貫穿了畢加索一生中各個(ge) 主要的創作時期:藍色時期、粉色時期、立體(ti) 主義(yi) 時期、蛻變時期……中國美術館則推出“國際新媒體(ti) 藝術三年展”,令觀者感受當代藝術家們(men) 用新媒體(ti) 的方式展開的對人類自身生存危機的藝術探索。
從(cong) 古典到現代,再到當代新媒體(ti) ,幾大展覽合並在一起為(wei) 中國觀眾(zhong) 打開一個(ge) 基本完整的歐洲繪畫史,使其可以縱覽西方藝術發展的曆史脈絡,初步了解西方藝術發展至今的樣態的變遷曆程,感受其內(nei) 在自有的邏輯演化過程,再回過頭來反思我們(men) 國家和民族的藝術到底走向何方,這正是深層次的文化藝術交流的意義(yi) 所在。
“中國美術世界行”也在穩步推進。今年,陸續在首爾舉(ju) 辦“中國當代繪畫精品展”,在葡萄牙東(dong) 方博物館舉(ju) 辦“水墨中國——中國當代國畫精品展”,在東(dong) 京巡回展出“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展”,在羅馬威尼斯宮舉(ju) 辦“超越傳(chuan) 統——中國現代繪畫大師展”。還有以“彌漫”為(wei) 主題的第54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以茶、荷、白酒、熏香和中藥五種氣味的彌漫為(wei) 美學意象,不僅(jin) 從(cong) 視覺,還分別從(cong) 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方全麵打通觀眾(zhong) 的感覺,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和現場性。這些活動把中國當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現在國際舞台,展示中國的曆史文化和當代藝術的特色,加深了中外美術界的交流和認識。
還有一件令世人注目的事件是浙江省博物館藏《剩山圖》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用師卷》終於(yu) 匯合為(wei)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yu) 《富春山居圖》特展”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這幅見證了兩(liang) 岸同胞骨肉親(qin) 情和悲歡離合的傳(chuan) 世佳作,此次合璧展示,是超越時空的團圓,是彌合政見的交融,是海峽兩(liang) 岸同文同宗的見證。
七、藝術市場,亂(luan) 象亟待清理
徐悲鴻前後兩(liang) 幅作品拍賣時被指為(wei) 贗品,再次引發人們(men) 對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爭(zheng) 議和不滿,以次充好、假拍拍假、暗箱操作等各種違規操作現象時有發生。
繼2010年藝術品收藏步入“億(yi) 元時代”,2011年可謂“資本元年”,投資藝術品超越房地產(chan) 、股票,成為(wei) 資本首要投資場。遍地開花成立了60餘(yu) 所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藝術品拆分成“權益份額”的新型證券式交易模式,迎合了中小投資者的需求,大量熱錢湧入,市場總計發行超過17億(yi) 元。但由於(yu) 適用法律缺失、機構公信力存疑、藝術品準入標準不明等緣由,藝術品交易經曆了“過山車”式的暴漲暴跌,藝術市場也隨著泡沫的蔓延而風險凸顯。國務院正式發布《關(guan) 於(yu) 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jue) 定》,對文交所緊急叫停。拍賣行和文交所呈現出的市場交易亂(luan) 象,亟待出台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以整頓和治理。
八、公益惠民,真誠回報社會(hui)
美術館通過展覽、出版、藝術普及和教育活動,使每一位社會(hui) 成員獲得藝術欣賞的愉悅,從(cong) 而提高公眾(zhong) 文化素養(yang) 。年初,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zhong) 免費開放,受到各地觀眾(zhong) 歡迎,出現了萬(wan) 人排隊觀展的盛況。公共文化設施硬件的無障礙、零門檻,拉近公眾(zhong) 與(yu) 藝術殿堂的距離,而豐(feng) 厚精美的展品則是精神和文化的支撐,細致周到的服務是公益惠民的保障,藝術家們(men) 慷慨捐贈作品為(wei) 美術館軟件建設提供豐(feng) 厚的資源。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等推出了“50年捐贈作品大展”,廖冰兄、任率英、徐匡、華君武、崔子範、謝雲(yun) 、方成等藝術家的捐贈作品展覽,以示對捐贈者義(yi) 舉(ju) 的敬意和褒揚。
在這一年中,美術家們(men) 隨中國文聯“送歡樂(le) 、下基層”慰問團趕赴遭受凍雨災害的遵義(yi) 慰問,赴四川成都、綿竹,海軍(jun) 葫蘆島基地慰問,赴海南、陝西延安及安塞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展“送歡樂(le) 、送文化、送溫暖”活動,為(wei) 老紅軍(jun) 、老八路、“紅色娘子軍(jun) ”老戰士、勞動模範畫像。向當地學校捐贈書(shu) 籍、畫冊(ce) 。與(yu) 基層美術工作者和民間藝人座談交流,為(wei) 他們(men) 的創作提供指導。組織“名家進名鎮”采風寫(xie) 生活動,文化下鄉(xiang) 、服務三農(nong) ,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貢獻力量。在“中國版畫進萬(wan) 家”工程首發儀(yi) 式上向社會(hui) 各界捐贈版畫作品,並繼續深入到全國各省市,在學校、醫院、社區等社會(hui) 基礎單位展示優(you) 秀藝術作品,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生活。臨(lin) 近年關(guan) ,印製精美名家名作,書(shu) 寫(xie) 春聯福字,到北京建築工地為(wei) 農(nong) 民工送去新年的祝福。體(ti) 現了藝術為(wei) 社會(hui) 服務、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