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新聞

協會新聞

美術界兩會聲音

來源:admin 發布時間:2025/3/11 21:48:39

2025年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24年工作,並從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等10個方麵對今年工作作出全麵部署。美術界代表委員在聆聽報告後深受鼓舞,報告中關於文化工作的部署要求,也為美術工作者指明了方向。部分代表、委員結合自身工作暢談感受,特收集整理他們的聲音,以饗讀者。

圖片1.png
吳為山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bv伟德官网登录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
讓國家的文化瑰寶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公民道德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等任務要求。中國美術館不僅是國家美術殿堂,也是重要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必須麵向全國人民提供高品質服務,並且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近年來,我們在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方麵,有一些積極實踐。除了每年向基層文化單位捐贈大批藝術圖書、借展藏品等,還特別以扶持展覽的方式助力新疆、內蒙古、廣西、貴州、青海、寧夏、甘肅等邊疆地區和革命老區的文化建設。國寶珍藏不僅走出庫房,還走出北京來到基層,每到一地都反響熱烈。此舉不僅發揮國家館學術策劃、典藏資源和展覽展示優勢,扶持了地方文化機構的專業建設,更為廣大基層群眾直接提供高品質文化供給,產生全民美育積極成效。去年夏天,中國美術館“為新時代人物塑像”作品巡展至新疆喀什,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近四萬人參觀,以藝術之美講述時代楷模故事,實現了“思政+美育”的綜合效應,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下一步,我們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從製度層麵、體係建設的角度推進對基層的文化扶持,要在力度、廣度和效率上下功夫,進一步聚焦基層,擴大品牌影響,形成資源聯動,突出“直達”效應,讓國家的文化瑰寶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
圖片2.png
許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
藝術家應當堅定立場,積極麵對技術的發展
我們要堅守我們該做的事情,堅信人的主體性力量和創造力。藝術是一種動手、動口、動腦、動身的實操訓練。它牽連著人與自然、與本源的聯係。這種本源的意義讓人的心性葆有生生不息的洞察能力,進而讓心靈不斷地趨於自由與超越。
動漫產業要深入挖掘中國曆史文化底蘊,塑造出可以打動人的動漫形象。希望中國國際動漫節推出有影響力的中國獎項,傳遞中國價值,體現中國精神。
圖片3.jpg
馬鋒輝
全國政協委員、bv伟德官网登录副主席
改進文藝創作服務、引導、組織機製,提升文化原創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文化強國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藝術創作和文化傳播中。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標識,文化原創力是文化生存發展的基本動力,文藝作品因文化原創而煥發魅力,展現出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文化原創力能夠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經濟、科技和文化的全麵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對於建設文化強國提升文化原創能力至關重要。
一、文化資源挖掘。在創造性轉化實踐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彰顯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增強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共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二、創作人才培養。培育多層次的文藝創作人才隊伍,提升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是文化持續發展的支撐。要充分發揮美術院校和專業機構的人才培養和專業提升作用。  
三、科學技術賦能。利用現代科技推動文化生產工具升級,豐富文藝創作的表現形式,拓寬文化產品的傳播平台。
四、評價體係優化。建立藝術專家、社會公眾、市場效益的綜合評價體係,注重能力貢獻,突出創新性,支持發展性。
五、保障機製完善。構建支持原創的製度、政策、激勵機製和開放包容的文藝創作生態。
圖片4.png
劉萬鳴
全國政協委員、bv伟德官网登录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
引領廣大藝術家勇攀藝術創作高峰
現場認真聆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後,我倍感振奮。報告不僅總結了2024年國家發展的成就,同時對2025年進行了工作部署。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各方麵工作取得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來之不易的。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政府工作報告精神落實到日常的實際工作中。中國國家畫院將繼續引領廣大藝術家勇攀藝術創作高峰;積極推動藝術與新科技、新業態、新趨勢相融合;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通過美術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我們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曆史使命,更承擔著創新和發展新時代文化的時代責任。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畫筆真實記錄時代的變遷和人民的情感;積極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勇於創新,努力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民族風格和人民情懷的優秀作品,為推動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片5.png
林藍
全國人大代表、bv伟德官网登录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在創新中奮進,推動廣東美術再上新台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立意深遠、主題鮮明,內涵豐富、任務明確,總結成績客觀實在,部署工作落點精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美術工作者,接下來我將繼續堅持守正創新,以四“大”一“新”美術工程為引擎,推動廣東美術再上新台階,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大家”重點培養工程,梳理、總結廣東美術發展成果,建立廣東美術大家檔案,完善青年美術拔尖人才培養體係。二是完善“大作”孵化培育工程建設,做好“廣東改革開放實踐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第二期工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主題性美術精品。三是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展”,籌辦第九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複展,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四是抓實“大館”平台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均等化,構建具有全球視野、世界級標準的大型場館群。五是積極應對AI技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態勢,探索廣東美術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圖片6.png
林茂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為建設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全麵、深入、務實,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瞻遠矚和深邃思考。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我認為文化產業發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文化交流與互鑒將開啟全新篇章,我們要進一步推動以藝術服務新質生產力建設,激發各行業創新創造活力。通過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藝術創作和設計,組織高質量的文化藝術交流,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將帶領中央美術學院全體師生,準確把握在國家坐標、時代坐標和發展坐標中的曆史使命,實施“鑄魂、築峰、聚才、育英、創作、開放”六個方麵舉措,對標世界一流標準建設好“美術學”“設計學”兩大學科高峰,全方位匯聚、培養藝術名家大師和教育管理人才,打造“大美術”教育高地,並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製,以國家戰略和首都建設需求為牽引,開展高水平的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構建豐富多元的國際和國內交流合作格局,全麵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製機製一體改革的重要部署,為建設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圖片7.png
焦興濤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把藝術創新融入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高屋建瓴,擘畫深遠。報告談到了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發展方向,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藝術教育在今天的使命。一方麵是文化傳承,通過美育凝聚共同的審美觀、文化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麵為社會注入創新創造的基因。藝術教育培養的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跨界思維的能力,它讓我們敢於打破常規、探索未知,意味著把Art的A融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簡稱)成為STEAM,並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四川美術學院部署完成了DeepSeek本地模型,接入校園網整合校內信息,營造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學習場景。今年9月,我們將和電子科技大學“實驗藝術+電子信息技術”本科聯合學士學位培養招生,這意味著中國的藝術院校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跨校、跨學科、跨區域的科技藝術本科聯合培養的先河。作為新時代的藝術院校,四川美術學院必須在堅持藝術本體的同時,把藝術創新融入科技、工程、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重建藝術與科技的整一性、藝術與生活的連續性。
圖片8.png
牛克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
真正發揮美術評論的價值與功用
今年是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之年,廣大美術工作者重任在肩。在創作方麵,要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關注現實,用心感受時代變化,潛心研究藝術規律,用真情實感的美術創作為人民抒懷。在理論方麵,要秉持大曆史觀、大時代觀,堅定文化自信,從被西方藝術理論剪裁了的審美價值觀及話語體係中脫離出來,切實回到中華傳統及當代火熱生活,發現理論問題,通過對新時代美術家、作品、現象、思潮的分析、闡釋,建構中國美術理論的自主知識體係。在評論方麵,要以活躍的話語姿態融入多媒體傳播生態,提高美術傳播的有效性和觸達率。麵對融合了多種藝術元素和技術創新的新美術形態,美術評論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文藝理論、美學工具。同時,也不能一味網絡化而降低思想含量與學術質量,對偏頗的、錯誤的網絡評論應及時回應和糾偏,真正發揮美術評論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正能量、提升全民審美能力的價值與功用。
圖片9.png
孔維克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
文化賦能經濟發展
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深感振奮。報告對文化建設的總結與計劃既全麵又具體,讓我對文化事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在文化建設方麵,報告總結了過往成績並規劃了未來方向。
文化賦能經濟發展,通過提升國民素質和文化自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消費作為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其發展潛力被進一步激發,推動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提升了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文化建設助力區域協調發展,通過資源整合利用,推動縣域經濟和現代化都市圈發展。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為國際合作提供文化平台。
報告明確了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以文化促經濟,以經濟強文化”的良性循環,為全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國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片10.jpg
王珂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堅守藝術本心
藝術的本質在於表達人類的情感、思想與精神追求。堅守藝術本心,首先需要藝術家回歸初心,明確藝術創作的初衷。在創作實踐中,要專注於內心的聲音,從自身的經曆、感悟以及對社會的觀察中汲取靈感。隻有堅守本心,藝術家才能在作品中傳遞出真實的情感,觸動觀眾的心靈。
具有精神溫度的作品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能夠引發觀眾的思考與共鳴。藝術家需要在創作中深耕思想,從時代背景、社會現實、人性探索等多個維度挖掘主題,賦予作品深度與靈魂。以敏銳的視角捕捉社會的痛點與熱點,通過作品傳遞正能量,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必須深入生活,深入社會各個層麵,體驗不同人群的生活狀態,從中挖掘素材。同時,多閱讀經典,汲取智慧,拓寬思想視野,提升思想深度。
圖片11.png
吳洪亮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
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藝術體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麵、客觀,以數據說話,讓大家感到在世界相對不穩定的狀態下,中國如同一塊壓艙石,有大國風範。對於民生問題,又很具體,充滿溫暖。作為文化藝術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在學習的基礎上如何借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文化政策重點來推動藝術事業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以全民閱讀為基礎,跨界思考,可以與圖書館合作,舉辦以“閱讀與藝術”為主題的活動。我個人也在與北京城市圖書館合作,推出以“睿尋”為主題的公共藝術季,建構藝術與公眾的新關係,進而開展麵向青少年的藝術工作坊,將閱讀內容轉化為藝術創作。還可以策劃一係列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當代藝術相結合的展覽,甚至將這樣的藝術展覽和文化活動帶到社區、鄉村,讓更多人接觸和欣賞藝術。
總之,策展人和藝術活動組織者要認真領會政策導向,創新藝術表現形式,拓展藝術市場,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藝術體驗。
圖片12.png
宋亞平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顧問
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觸摸藝術、表達創意
我在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深受鼓舞。在下一步工作中,我計劃從三個維度深化在美術界的實踐探索:首先,推動藝術教育資源向基層延伸,通過建立鄉村兒童美育基地,讓優質美術課程惠及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其次,探索“藝術+科技”融合的創新模式,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藝術教育體驗平台;最後,加強兩岸美術文化交流,通過舉辦青少年書畫大展等活動,增進兩岸青少年文化認同。報告強調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讓我更加堅定了推動藝術普惠發展的決心。未來我將積極參與製定《青少年美術教育發展計劃》,重點扶持特殊教育學校美術課程建設,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觸摸藝術、表達創意。同時,我將積極履職建言,推動建立藝術教育資源庫,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優質師資共享,助力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
圖片13.png
張婧婧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景德鎮市委會主委
以陶瓷為文化名片,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遺產係統性保護,提升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麵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報告為非遺保護指明方向,提振了非遺傳承人和陶瓷領域從業人員的信心。景德鎮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相關非遺項目在數量和所屬品類方麵均非常豐富。我們堅持守正創新,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陶瓷教育的國際交流、陶瓷貿易的國際互動,傳播中國文化,為非遺作品和相關產品拓展了展示和銷售渠道,並融合最新科技,形成新質生產力。景德鎮將以陶瓷為文化名片,為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係作出積極貢獻。
圖片14.png
許鴻飛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
政府工作報告不僅總結了過去一年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堅實步伐,還特別強調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這為我們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自2020年以來,我開展了“雕塑藝術百村展”,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這一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藝術創作要貼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聲。根據報告要求, 我將在未來的創作中更加注重作品的社會性和大眾性,力求通過雕塑藝術傳遞出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與精神風貌,致力於創作出能夠引發共鳴、增強人民獲得感與幸福感的作品。長期以來,我踐行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舉辦雕塑世界巡展,通過藝術講述中國故事。未來,我將繼續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用作品展現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自信與開放包容,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文藝力量。
圖片15.png
董希源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讓書畫藝術成為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重要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麵提升國際傳播效能”。人文交流是中國對外交往的三大支柱之一。書畫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可以通過書畫藝術展現真實、立體、全麵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書畫可以以展覽促進文明互鑒,通過國際巡展、文物交流、中國書畫課程教育等形式成為文明對話的載體,向世界傳遞中國書畫的獨特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樹立文化自信,既是賡續民族精神的曆史責任,也是實現文化強國的現實需要。通過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麵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我們必能讓以中國書畫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
圖片16.png
舒勇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副院長
用中國美學範式引領AI藝術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讓我倍感振奮。我在實踐中發現,傳統文化創新需要突破三個維度:在載體上,要善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搭建新場景,就像通過動作捕捉技術讓傳統戲曲煥發新生機;在傳播上,要構建具有辨識度的國家文化符號體係;在人才培養上,需要建立“大館帶小館”機製,依托重點美術館孵化基層美育站點,這已在貴州、湖南等地試點並初見成效。未來,我將繼續探索用中國美學範式引領AI藝術發展,讓技術賦能不僅停留在形式創新,更要實現文化精神的當代表達,為鑄就新時代文化高峰貢獻藝術力量。
圖片17.png
詹勇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國畫院藝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將藝術帶到基層,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讓我深刻認識到藝術創作與基層文化服務的緊密聯係。近年來,基層文化建設成果顯著,但在許多偏遠地區,群眾接觸高品質文化資源的機會依然有限。未來,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從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靈感,用畫筆描繪他們的喜怒哀樂,展現他們的精神風貌。同時,積極參與基層文化服務,通過舉辦展覽、采風寫生、開展講座等活動,將藝術帶到基層,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來源|中國美術報、中國文化報
編輯|趙天寧
初審|楊萍
複審|王平
終審|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