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七彩雲(yun) 南——中國美術作品展”與(yu) “多彩貴州——中國美術作品展”於(yu) 2014年4月25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回顧並總結了中國現當代美術發展中雲(yun) 貴地區少數民族美術題材創作的成就,推動了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的繁榮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們(men) 在少數民族美術創作領域的研究。為(wei) 了舉(ju) 辦展覽,伟德线上平台組織百餘(yu) 位全國各族優(you) 秀美術家,分四批沿著雲(yun) 南和貴州兩(liang) 條線路采風寫(xie) 生。《美術家通訊》副主編楊萍采訪了部分美術家,以下是他們(men) 的寫(xie) 生感言:
杜軍(jun) :
近些年來,伟德线上平台特別重視采風,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麵能夠促進藝術家們(men) 互相交流,另一方麵可以令更多的美術家們(men) 深入生活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wei) 之後的雲(yun) 貴大展積蓄力量。推精品、出力作一直以來都是美協的主要任務,我們(men) 首先要擺正態度,向著這個(ge) 目標努力。
這次采風是少數民族係列展覽的延續,每一次帶隊寫(xie) 生都有新的收獲。這段日子,通過與(yu) 傣族、阿昌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的接觸,發現他們(men) 在形象、生活上確實與(yu) 我們(men) 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總體(ti) 來說,采風是創作的源泉,尤其對於(yu) 少數民族地區創作,如果連服裝、器皿及配飾都不了解,根本無從(cong) 下手。雖然現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衣食住行等方方麵麵已經漢化了,但是這些地區自身始終保留著固有的民族元素。隻有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才能夠深深體(ti) 會(hui) 到這種變化。在昆明舉(ju) 辦的寫(xie) 生啟動儀(yi) 式上,吳長江書(shu) 記特別強調,簡單的、不用心的繪畫時期已經過去,如果沒有一個(ge) 真正深入生活,認真了解少數民族生活狀態的過程,很難創作出令人滿意的作品。在路上,老師們(men) 也達成了一個(ge) 共識,大家普遍認為(wei) ,現在的寫(xie) 生條件相較以前好了,可是如何畫、怎樣畫好卻愈加困惑。實際上,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靜下心來,到村寨裏慢慢尋找少數民族的痕跡和風俗,哪怕一天隻能畫一張或者半張,隻有通過這種認真的觀察與(yu) 體(ti) 會(hui) ,就會(hui) 有收獲。所以,我認為(wei) ,這類寫(xie) 生采風活動還是有必要繼續下去。
劉秉江:
現在的藝術創作更加傾(qing) 向於(yu) 市場,市場的需求其實就是有錢人的需求,裏麵存在著許多病態的東(dong) 西。我希望藝術家們(men) 能夠接觸生活,反映生活,吸收生活中健康、美好的一麵。這樣時不時組織一批畫家貼近生活,有著深遠的意義(yi) ,隻是希望在時間上希望還能更充裕一些,否則深入的程度也會(hui) 受到影響。
我有著強烈的雲(yun) 南情節,這裏充滿了回憶,可以稱為(wei) 我的“第二故鄉(xiang) ”。“文革”時期,我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勞動過,熟悉這裏的竹林、建築、人物。這次本來把我分到了怒江地區,是我自己要求來到德宏地區,希望能夠在熟悉的基礎上再深入一些,不想走馬觀花,遵守自己長年以來的習(xi) 慣。來了之後。我的內(nei) 心一直積攢著強烈的繪畫衝(chong) 動,想盡快將這種熱情與(yu) 激情用畫筆表現出來。
在我看來,寫(xie) 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動筆去思考,用筆來引導思路。僅(jin) 僅(jin) 對著教室裏的模特進行創作,這是脫離生活、虛假的方式,這類作品是不能感動人的。真正能夠打動人的往往是最真實的、最生動的,所以我不主張畫照片。美協的研討會(hui) 上也提出了“油畫的照片化”這個(ge) 命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畫家們(men) ,他們(men) 強調一定要紮紮實實的進行寫(xie) 生,這樣才能有所體(ti) 會(hui) 。回來畫照片,那隻是一種臨(lin) 摹的本事。隻有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腦子思考,然後動筆,落實在紙上或畫布上,這才是一個(ge) 完整的創作過程。麵對真實的場景,結合自己的觀點作出篩選,有所取舍,這是照片所不能達到的。因為(wei) 照片始終是無法調節,無法選擇的。所以,我一再強調寫(xie) 生,照片可以拍,但是要作為(wei) 輔助。能夠將一個(ge) 活生生的形象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繪畫能力。
孫誌鈞:
現在的采風寫(xie) 生普遍存在著一個(ge) 弊端,地方太多,停留太短。當然,這種活動畢竟以辦展為(wei) 目的,很難顧全到所有人,有些畫家幾十年來一直關(guan) 注這片土地,這次可以說是深入持續的。而對於(yu) 另外一部分畫家來說,一次的感受難免不足。無論如何,我認為(wei) 這種寫(xie) 生還是具有價(jia) 值的。
隨著現代生活麵的拓寬,畫家獲取資料的渠道增多了,這便造成了一種特有的現象——閉門造車。許多人在家裏編,以致缺少了真情實感。我認為(wei) 藝術的本質就在於(yu) 表現真情實感,經過感悟的表達與(yu) 臨(lin) 摹照片畫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下鄉(xiang) 感受生活,輔以照片,然後再畫,效果必然也會(hui) 不一樣。1985年,我在美院讀研究生時來到雲(yun) 南,那時候的雲(yun) 南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等到90年代末期,我再次來到雲(yun) 南,那時的雲(yun) 南已經開放了,感覺便開始變了。那段日子畫過一些表現雲(yun) 南地區的速寫(xie) 、水彩,後來便開始關(guan) 注內(nei) 蒙題材,對這邊的關(guan) 注相對就少了。這次可以說是故地重遊,雖然第一次來到德宏地區,潑水節也是第一次趕上,但是腦子裏隱隱約約得出現了一些浮光掠影的想法,很想將之前的題材繼續下去。
謝麟:
雲(yun) 貴解放以來,很多畫家在這裏創作出了經典的作品,如大家熟悉的劉秉江老師。所以,之後的創作一定不能脫離雲(yun) 貴這個(ge) 主題,選取能夠體(ti) 現這片土地特色的事物入畫,這就需要尋找新的感受,進一步的思考。
我們(men) 時常說體(ti) 驗生活,其實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走馬觀花,拍拍照片,不去動手,僅(jin) 僅(jin) 畫點速寫(xie) ,有時容易陷入程式化的模式。大家都有自己的思維定式,對生活、藝術、創作三者之間的思考方式各異,表現手段、語言方式也各異,畫好一張速寫(xie) ,未必能夠成就一張好的作品,但是對於(yu) 藝術創作卻有著很大的幫助,這種幫助同時也存在著局限性。因為(wei) 速寫(xie) 本身就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當將其轉換成為(wei) 國畫、油畫時,許多情感抒發方麵的問題便凸顯出來。一個(ge) 畫家真正進行藝術創作時,真情實感的表達顯得尤為(wei) 重要。同時,這種真實的體(ti) 會(hui) 麵臨(lin) 著來自環境等諸多方麵的挑戰。這跟課堂上的寫(xie) 生是有差別的,在練習(xi) 中,我們(men) 用熟悉的線條記錄一個(ge) 完整的畫麵,但是一旦到了真正的創作階段卻用不上,僅(jin) 僅(jin) 變成類似於(yu) 照片的一種記錄。畫家們(men) 回到家中,往往缺少了當初的那種體(ti) 會(hui) ,必須重新尋找當初的那種真情實感。所以,我寧可在寫(xie) 生的過程中多辛苦一些,俯下身來真正畫幾張完整的作品,現場記錄下這種真情實感。題材的選擇方麵,我建議大家務必找到能夠反應真情實感的最佳角度,那樣創作起來才會(hui) 充滿激情。許多老一輩的藝術家,如葉淺予,他能夠將速寫(xie) 中的線條、情感酣暢淋漓的直接轉移到國畫作品中,這是值得現代畫家學習(xi) 的一種工夫。現代的許多畫家正是缺少了這種敢於(yu) 嚐試的功底與(yu) 勇氣,采風的過程正是對這種能力的一種訓練。采風講究接地氣,記錄下鮮活的記憶,用真實的語言現場表達,其中必然會(hui) 有新的經驗,這便是一種收獲。
張碧偉(wei) :
大家能夠聚在一起進行采風寫(xie) 生,互相交換想法、傾(qing) 訴體(ti) 會(hui) 是一種互相學習(xi) 的過程,也為(wei) 美術創作與(yu) 美術服務工作提供了一個(ge) 切磋的平台。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雲(yun) 南參加寫(xie) 生活動。去年雲(yun) 南美協與(yu) 雲(yun) 南省煙草公司合作舉(ju) 辦了“中國著名畫家雲(yun) 南行”,我作為(wei) 組織者忙於(yu) 來回聯絡,沒有靜下心來畫畫。今年伟德线上平台能夠牽頭做這件事情,確實有著很高的號召力,隊伍比去年壯大了。今年的寫(xie) 生可以說彌補了我去年的遺憾。這次出來我並沒有帶相機,因為(wei) 圖片和實景終究是有差別的。比如畫樹幹,在圖片上看起來它隻是一個(ge) 麵,而實際上卻是三維、四維的。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要真正將雲(yun) 南的熱帶雨林與(yu) 花卉的感覺匯集到畫麵中,一定要進行實地考察、實地寫(xie) 生。所以,我特別珍惜這種寫(xie) 生機會(hui) 。在深入實地的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相較於(yu) 十年前的德宏地區,許多村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許多民族特色與(yu) 原始雨林植被都遭到了破壞,這難免令人失望。畫熱帶雨林表現的是一種自然美,然而現在的自然並不是那樣純粹的,怎樣將這種感覺置入畫麵是值得藝術家思考的。
張敏傑:
這是我第五次來到雲(yun) 南,每一次都會(hui) 有新的感受。1988年,當我第一次來到這裏,雲(yun) 南還處於(yu) 真正的原始狀態,令人不可思議的原生態。人們(men) 的衣服都是自己編織的,基本上沒有公共交通工具,旅遊開發尚處在零狀態。那次逗留了三個(ge) 月,真有一種下鄉(xiang) 的感覺,自那以後,我便開始了關(guan) 於(yu) 少數民族的一係列創作,一直堅持到今天。也正是由於(yu) 那時的經曆,我的畫麵中便很少出現對邊遠地區唯美自然風光的描繪,而將更多的筆墨投入到反映少數民族地區對粗獷的、求生的、生命感的追求中。真正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與(yu) 課堂上的寫(xie) 生是不同的。課堂寫(xie) 生會(hui) 使人陷入一種麻木的狀態,對著模特往往缺乏動人的真情。走進自然,與(yu) 自然景觀麵對麵,與(yu) 少數民族心連心,內(nei) 心便會(hui) 出現一種原始的衝(chong) 動。這是人們(men) 無法編造,相機無法抓住的,生活的細膩與(yu) 藝術家的靈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自然會(hui) 出現感人的作品。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zhong) ,這是我們(men) 常常提倡的。所以,我很感謝美協組織這種活動,也對這類活動充滿興(xing) 趣。這次回去之後,我準備創作一組雲(yun) 南日記,將德宏地區的26個(ge) 少數民族全部展現出來,我想這會(hui) 是一個(ge) 有趣的選題。
竇虹:
我是一名部隊畫家,經常會(hui) 接觸曆史題材的繪畫創作。這是我第二次參加美協的活動,一來比較開心,二來與(yu) 大家互動能夠觸發創作的源泉。以前接觸過新疆、陝北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對於(yu) 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了解不是很多,這次的創作與(yu) 之前的風格勢必會(hui) 出現一些差別。寫(xie) 生對於(yu) 重大題材的創作有著重要意義(yi) 。寫(xie) 生畫得少了,就容易抄照片,以致缺少主觀的意識表達。寫(xie) 生強調一瞬間的感受,在較短的時間內(nei) 保留主體(ti) ,拋棄次要的,而照片上全部都是主要的東(dong) 西。我這幾年專(zhuan) 注於(yu) 曆史題材的創作,寫(xie) 生便不如以前畫得多了,這樣一來,明顯感覺到了變化,常常畫幾張之後才會(hui) 找到感覺。所以,平時要加強寫(xie) 生,手要勤,畫麵才能生動,創作才能更加奔放、自如。另外,畫得多了,創作速度也就加快了,畫得也能比較深入。
胡小幸:
這次的機會(hui) 很難得,首先是有這麽(me) 多的藝術家們(men) 聚在一起,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與(yu) 學習(xi) ,再次是寫(xie) 生這種形式的確是畫家們(men) 始終應該堅持不懈的。進入大自然,最直接的感受民風民情,確實對創作有很大幫助。隻有這樣貼近生活,才能抒發真情實感。
寫(xie) 生一直是一個(ge) 很重要的藝術途徑。陳丹青也講過,不要將寫(xie) 生考慮得太複雜,不要指望在上麵得到其他的收益,寫(xie) 生隻能檢驗出兩(liang) 個(ge) 無法敷衍、無法偽(wei) 裝的問題,第一是否熱愛繪畫,第二是否具有真的才能。一個(ge) 真正熱愛繪畫,具有繪畫才能的藝術家會(hui) 想法設法進行寫(xie) 生。許多美協的領導們(men) 分秒必爭(zheng) 的堅持寫(xie) 生,劉大為(wei) 老師就是一個(ge) 典範。這是需要我們(men) 學習(xi) 的。隻有堅持寫(xie) 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顧迎慶:
幾乎每隔一兩(liang) 年,我便會(hui) 帶學生來到雲(yun) 南,一邊寫(xie) 生,一邊講創作。每次來到這裏,總能感受到新的事物,談不上創作靈感,至少是一種想法。
第一來自創作方麵。我一直致力於(yu) 女性題材的創作。雲(yun) 南的女性通常手臂很長,胸廓很窄,男孩子基本上也是個(ge) 頭不高,腰身很細,所以這裏的水土肯定比較適宜養(yang) 育女性。走過幾個(ge) 村寨之後,明顯感到這邊的女人地位很高,家裏一般都是女人在外忙碌,女人主事,充分體(ti) 現出母性社會(hui) 女人的強勢。少數民族非常愛美、愛幹淨,她們(men) 從(cong) 小就開始貼花甲,練習(xi) 走路的姿態,這是發自內(nei) 心的,沒有一絲(si) 矯揉造作之情。這裏每個(ge) 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女孩子們(men) 從(cong) 小便開始跳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ang) 出了獨特的氣質。像到了潑水節這種盛大的節日,她們(men) 習(xi) 慣於(yu) 這種環境,就會(hui) 很舒服自然地一步步爆發自己的情感。以前的創作中,我習(xi) 慣於(yu) 表現一種寧靜與(yu) 自然的情感,這次看到潑水節之後,一直在思考著怎樣表現那種動態的現場感。我想借助潑水節這個(ge) 題材,來打破以前題材中的寧靜,爆發出情感。
第二來自於(yu) 交流方麵。麵對著這麽(me) 多的畫家,他們(men) 的一舉(ju) 一動反映著他們(men) 的生活態度與(yu) 生活感觸。這就彷佛給學生們(men) 上課,不能總是講一加一等於(yu) 二,要講出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觀點,創作氣氛便應運而生了。
郭華:
第一次來到雲(yun) 南,有種耳目一新的感受,許多建築、風俗、景觀之前都沒有見過,這次看到十分震撼。我是搞油畫創作的,需要通過大量的照片記錄下畫麵中的光線、色彩變化,有時候等一組光線需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油畫創作首先講真實,尤其對於(yu) 寫(xie) 實油畫。這不同於(yu) 國畫,許多元素可以憑想象添加,油畫的添加就需要有理有據,強調色彩、光線的真實性。希望能夠長期駐紮在一個(ge) 地區進行油畫寫(xie) 生,寫(xie) 生是表現直接感受的最好方式,畢竟看照片的色彩與(yu) 實際還是有差距的。
馬春興(xing) :
這次寫(xie) 生收獲頗豐(feng) ,主要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方麵是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另一方麵來自於(yu) 同行的老先生們(men) 。因為(wei) 生活在北方,以前接觸少數民族題材並不多,這次來了之後,從(cong) 視覺到心靈都受到了莫大的衝(chong) 擊。雲(yun) 南的人文自然風光與(yu) 北方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裏的少數民族每一個(ge) 村寨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夠打動人的景色和人比比皆是,來到這裏寫(xie) 生可以體(ti) 會(hui) 到不同的風俗習(xi) 慣,飽覽不同的自然景觀,為(wei) 今後的創作提供方向。這一切還需要深入的思考與(yu) 提煉,才能尋找到最關(guan) 鍵、最精彩的切入點來表現這一方熱土。另一方麵,通過這次寫(xie) 生,感受到了同行的老一輩藝術家們(men) 勤奮向上、孜孜不倦的藝術精神,是需要我們(men) 這代人不斷學習(xi) 的。同時,他們(men) 的見解和繪畫風格,也給予我很大啟發。
塗少輝:
西北與(yu) 雲(yun) 南存在著巨大的地貌差異,西北粗獷、空曠、野蠻、蒼茫,其實這都是人們(men) 架構出來的一種名詞概念。對於(yu) 畫家來說,隻要找到自己,抓住令自己感動和想表達的思想精神氣質,保持個(ge) 人與(yu) 畫麵的統一,這是難能可貴的。而不是說,來到新疆、內(nei) 蒙就畫蒼茫,一到雲(yun) 南就畫翠綠、生機勃勃,這就容易陷入一種假象的模式中。對於(yu) 畫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體(ti) 會(hui) 到的物象與(yu) 表達的主題達成一致。
來到雲(yun) 南,感覺這裏的樹種和物種十分豐(feng) 富,對我的藝術創作大有幫助。這裏的野性與(yu) 靈性啟發我不斷與(yu) 自然物象之間進行互動交流。通過這幾日的寫(xie) 生,我發現我的創作中還有許多值得補充的地方。諸如自然中的生動性。美協的采風團相較於(yu) 院校組織的寫(xie) 生,其中帶有更多的偶遇性,這種偶遇中存在的生動性是不可預設的,更加易打動人。比如孔雀,以前在動物園也見過,但是很難產(chan) 生那種生動的情感衝(chong) 動,找不到這種野生的感覺,無法打動自己,更談不上去打動別人了。自古以來,花鳥畫都不局限於(yu) 表現唯美的自然界,都是畫家心靈、思想的一種外現。如宋代的李迪就在《雪樹禽寒圖》中繪製了一隻小小的伯勞鳥,用這種表麵弱小卻生性凶猛的鳥表達南宋王朝無力抗金卻仍存勇氣的信念。簡單來說,我畫自然主題,是借助花鳥這個(ge) 形象與(yu) 符號表達我對現實的一種思考,對社會(hui) 的一種理解,捕捉我們(men) 這一代青年人的心靈狀態與(yu) 情感狀態、生存狀態。每一代年輕人都麵臨(lin) 著一個(ge) 時代主題,把握住了這個(ge) 主題就可以把握住時代的大方向。如果確立了創作的大方向,素材、靈感就會(hui) 越來越豐(feng) 富,創作就會(hui) 更有力量。
王惠亮:
近些年來,美協的各類寫(xie) 生活動增多了,參與(yu) 的人數也明顯多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活動中出現了年輕藝術家的身影,這是之前不曾有過的。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美協的活動,感覺收獲很大。這樣出來畫畫,一方麵方便大家直接交流,另一方麵可以多畫點寫(xie) 生作品。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ei) ,每當大展之前,畫家們(men) 總是悶在家裏埋頭創作,真正走出來體(ti) 驗生活的機會(hui) 較少。畢竟畫院中的藝術門類繁多,大家有的從(cong) 事國畫創作,有的從(cong) 事油畫創作,還有從(cong) 事版畫、雕塑創作的,很難聚在一起。雲(yun) 南這個(ge) 地方,同時具備了多種元素,大家想表現的題材都能在這裏找到。能夠真正動手畫一畫,增強了動手能力,作品也會(hui) 更加動人。所以,創作離不開生活,否則作品空空,沒有真情實感。
劉天宇:
收集素材的過程中,應該多動筆,通過速寫(xie) 的方式加深印象。許多畫家僅(jin) 拍幾組照片就開始埋頭創作,這樣容易缺少生動的第一手資料。尤其對於(yu) 年輕畫家,應該將傳(chuan) 統的畫論與(yu) 實際創作相結合。美術的各種基本線條,國畫的各種墨法和筆法,在輕鬆的速寫(xie) 氛圍中最易實現。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畫家接觸的信息量增多了,許多在美術館、書(shu) 中接收的信息無法在畫室中實現,這時候寫(xie) 生便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前兩(liang) 天的潑水節,人在運動中的舞蹈、情緒,那種生機勃勃的流動用中國畫表現再合適不過。這種偶然性的東(dong) 西在畫室中是碰不出來的,隻有到了寫(xie) 生中,通過速寫(xie) 的方式才能自然流露。所以我的想法便是用速寫(xie) 收集素材,把握自己的情緒,記錄畫麵。
(楊萍、王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