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

專題作品

專題相關資訊

專題總覽 > 專題資訊 >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

《<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作品說明和創作談

《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chuan) 播

作者:吳憲生 中國畫 213cm×550cm 2018年

作品說明: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陸續被譯成俄、法、英等文字。《資本論》的意義(yi) 很快為(wei) 先進工人所理解。1868年9月11日,國際工人協會(hui) 布魯塞爾代表大會(hui) 通過決(jue) 議。決(jue) 議指出:“卡爾•馬克思的功績是不可估量的,他是政治經濟學當中科學地分析了資本並揭示了資本的各個(ge) 組成部分的第一人。”建議把《資本論》譯成其他文字,倡議各國工人學習(xi) 《資本論》。


創作談:

  《資本論》是馬克思撰寫(xie) 的具有劃時代意義(yi) 的巨著,馬克思在書(shu) 中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揭示了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的經濟運行規律,資本主義(yi) 產(chan) 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闡述了勞動價(jia) 值理論和剩餘(yu) 價(jia) 值理論,通過對資本主義(yi) 剝削實質的揭露,揭示了共產(chan) 主義(yi) 取代資本主義(yi) 的曆史必然性,為(wei) 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奠定了理論基礎。這部著作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了革命性的變革,標誌著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創作草圖

  19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在漢堡出版。這部被稱為(wei) “工人階級的聖經”出版之後,遭到了資產(chan) 階級學術界和輿論界的冷落,但其進步的意義(yi) 很快為(wei) 先進的工人階級所理解,1868年9月11日召開的國際工人協會(hui) 布魯塞爾代表大會(hui) 通過決(jue) 議,倡議各國工人學習(xi) 《資本論》,從(cong) 而掀起了在工人階級中傳(chuan) 播的熱潮,這幅作品所表現的正是《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chuan) 播的一個(ge) 場麵。

  創作構思了一個(ge) 工人們(men) 在工間休息時研究《資本論》的一個(ge) 場麵,一位年輕的工人手捧《資本論》大聲朗讀,十幾位工人或坐或站聽著他朗讀,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閱曆的工人的形象描繪,揭示他們(men) 在聽到《資本論》中那些對剝削製度剖析時的心理反映,有些人激動,恨不能馬上與(yu) 資本家去鬥爭(zheng) ;有些人則因書(shu) 中揭示的真理而覺悟,原來我們(men) 這麽(me) 貧窮,是因為(wei) 我們(men) 創造的財富被剝削了;有些人則陷入了沉思之中,對書(shu) 中所揭示的資本和勞動的關(guan) 係還有些不理解……作者力圖通過對人物的個(ge) 性化刻畫,以揭示工人群體(ti) 中不同的人物對《資本論》的不同理解。

  為(wei) 了深入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我采用了中西結合的藝術表現方法,借鑒西畫中色彩塑造的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力求畫出每個(ge) 人物的不同個(ge) 性,以揭示不同年齡、性格的工人對待工人運動的不同態度,避免概念化、程式化的人物造型,同時,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環境的渲染,來強化工人勞動的繁重和環境的惡劣。衣紋和環境的處理則采用中國畫大寫(xie) 意的方法,著重氣氛的渲染,力求營造出19世紀歐洲工廠的環境,以增強畫麵的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