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第七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

專題作品

專題相關資訊

專題總覽 > 專題資訊 > 第七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

胡 偉|打破慣性 更鮮活 更生動——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的綜合材料繪畫


伟德线上平台理事

伟德线上平台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複藝委會主任 | 胡偉






今年,我們迎來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綜合材料繪畫再次以鮮明的主題和新穎的表現手法成為展覽的亮點。綜合材料繪畫是中國美術發展的時代產物,它以富有時代特色的國際化形象,成為中國美術架上藝術的創新平台。多年來,伟德线上平台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複藝委會根據bv伟德官网登录的指導方針,圍繞“單畫種材料技法的演進”、“多畫種或多種材料技法的互滲融通”、“原生態表述”與“主題性創作”四個大的學術板塊和形態分區,組織並實施了全國美展、全國青年美展和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國家級展覽的作品選拔與展示。



1.PNG

張劍平《塵外》綜合材料
240cm×120cm  2021年



整體來看,第七屆全國青年美展上的綜合材料繪畫作品,與西方的作品反映觀念藝術不同,大部分都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深刻體驗,以及時代變遷所帶來的藝術生機。綜合材料繪畫積極向上、令人振奮的整體麵貌和反映時代精神的語言探索,不僅突破了以往展覽中在題材上的限製,在思想性的表達上也展現了全新的時代風尚。與前幾屆全國青年美展相比較,本屆展覽在思想性與藝術表現的高度融合,以及主題深化、形態拓展與展覽方式等方麵都有明顯進步。比如,作為架上藝術時代變革的先行者,此次展覽上的綜合材料繪畫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創作慣性和固有格局,很多作品的藝術表現更加生動鮮活,也有了一些以往不曾涉獵的題材與表現形式的呈現。



2.PNG

塗少輝《不期而遇—中國覓音計劃》綜合材料
 208cm×142cm  2021年



3.PNG

譚力銘《故土》綜合材料
180cm×170cm  2021年



4.PNG

周毅《塔鹿吉祥》綜合材料
160cm×200cm  2021年



《衍—藍NO.4》《不熄》《2021·南緯90度》《定格的川流》《深呼吸·2021》這5件作品,都是本屆青年美展上脫穎而出直送第14屆全國美展的優秀作品。

《衍—藍NO.4》屬於“單畫種材料技法的演進”類技法形態的作品,它是在中國畫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作者是位韌性十足的藝術家,在多年來與宣紙和皮紙打交道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並摸索出一套抽象的“水墨”表現方法。他使用天然礦物·植物和土質顏料給予這些紙張某種文化元素,經過不同技法處理的紙張在燃燒的過程中形成不同的視覺印象,並使它們成為可以進入主題表現的素材。《衍—藍NO.4》這件作品采用上述技法,利用紙張纖維的可塑性重組疊加,按照“秩序”與“非秩序”的排列手法形成不同材質的紙張組合,從而體現作者對“時間遺存與現實關係”的文化思考。



5.PNG

高振斌《後天》綜合材料
188cm×188cm  2021年



6.PNG

陳翔宇《不熄》綜合材料
200cm×200cm  2021年



《不熄》是一件典型的“多畫種或多種材料技法的互滲融通”技法形態的作品。作者一向非常重視“原生態”創作素材的搜集,在創作過程中又經過“質量改變”賦予它們新的文化含量,從而使作品獲得鮮活而生動的主題形象。《不熄》通過利用海洋漂浮物、海底沉積物和廢舊金屬,采用切割、腐蝕和掩埋等多種創作手法,“重構”新的文化秩序,迎接光明未來,表達了在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人類相互關愛、攜手抗爭的精神之光。



7.PNG

丁誌偉《宙·上清之境》綜合材料
200cm×180cm  2021年



《2021·南緯90度》的作者是位青年藝術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縝密和細膩,以衛星截圖為創作母本,采用具有反射性能的波紋鋼板,通過表現不斷升高的溫度數字模擬洋流圖像,反映出氣候變化狀態,意圖喚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危機意識。她在作品說明中寫道:“二十四節氣在當今,也時常出現失效的情況。全球氣候變暖並不僅是氣象學家們給予我們的一係列數據,我們偶爾在網絡中得知某一物種正處於瀕危甚至已經消亡狀態的信息,或許都是在傳達一種信號。維護生態係統,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我從‘earth:風、氣象、海洋狀況全球地圖’中,截圖下2021年某一天南極地區大氣與洋流的運行氣象圖,用不斷升高的溫度數字模擬洋流的變化,鋪蓋在具有反射性的波紋鋼板之上,希望通過這件作品,能喚起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多一點危機的意識。”



8.PNG

付鈺涵《2021·南緯90度》綜合材料
180cm×180cm 2021年



9.PNG

範銳《技術革命》綜合材料
180cm×180cm  2021年



《定格的川流》是一件帶有象征意義的作品,運用光譜和多媒體等輔助手段,表現出作者的思考。在這件作品中,作者表現了當代社會“正在發生的每時每刻”,諸如自媒體、短視頻以及網絡直播這些傳播手段已經滲透到每個社會層麵,顛覆了人們的娛樂和消費方式。每個獨立的個體,都能夠以各種方式通過互聯網把聲音和圖像傳遍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正如作者所說,“圖像背後切片的數據生成顯像程序,形成川流的定格,它是片段或顯像邏輯的數字化,亞克力上白色懸浮數字增加了空間化的視覺層次”。 



11.PNG

黃燕《深呼吸·2021》綜合材料
200cm×165cm 2021年



《深呼吸·2021》是一件牆麵類裝置作品,作者使用絲線、著漆板、LED燈管和電壓控製器等材料,嚐試在直線布局中加入燈光,變壓控製器根據深呼吸的頻率,控製燈光從明到暗循環往複的變化,尋找與時間同頻共振間的“呼”與“吸”。“空氣、光影、時間、空間,這些對象雖然虛無縹緲,卻始終圍繞著我們。由於其物理顯性的特殊性,它們很容易被忽略,但事實上我們卻又無時無刻不在體驗”。



12.PNG


張勤《光陰的故事》綜合材料
120cm×100cm  2021年



還有一件作品引起了評委們的關注,這件作品也屬於“單畫種材料技法的演進”,作品取題《靜照》,以秦嶺山晨暉中的樹林為創作題材,是一件比較成功的“重彩畫技法變體”實踐作品。“疊繪”技法的運用,表現出叢林的縱深景觀和絢爛的光感,作者使用了傳統天然礦物、植物顏料以及自己製作的天然土質顏料,在豐富的傳統重彩技法效果之外,又增添了中國畫當代藝術表現的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