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年美展是國家級綜合大展,我參加了第六屆、第七屆展覽中國畫的評選。此文談談剛結束的第七屆青年美術作品展上給我留下良好印象的佳作。這些年輕畫者的作品帶給我不同的興(xing) 致和啟示。
在全部入選的中國畫作品中,基本可以分出四大類題材和構思:反映豐(feng) 富多彩社會(hui) 生活的現實主義(yi) 創作,表現自我生存感覺的“生活流”圖畫,具有象征與(yu) 隱喻的意象繪畫和呈現濃彩重色的少數民族風情的裝飾性畫作等。
王藝璿《美麗(li) 的安海橋》中國畫
155cm×190cm 2021年
呂蒙《人間三月盡芳菲》中國畫
230cm×135cm 2021年
中國畫家的成長多受到現實主義(yi) 創作的影響和經過寫(xie) 實形式的訓練,青年畫家亦如此,所以表現現實生活的主題性繪畫總是創作的主流。本屆展覽入選的《七月驕陽》(沈曉明)《春天裏》(孫陶)、《憂鬱的天空》(周曉陽)、《歲月如歌》(汪浩然)、《馬莊映像》(梁雨)、《飲早茶》(申暢)、《日常之非常之美》(趙岩)、《富民漁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列》(李剛)、《星星之火》(韓燁延)、《豐(feng) 收》(楊星空),以及《春天的列車》(魏廣)、《夢開始的地方》(賈茹)等作品,我個(ge) 人以為(wei) 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主題性繪畫中上乘之作。一個(ge) 藝術家在關(guan) 注社會(hui) 現狀的同時,又保持自我認識,才能使作品有意義(yi) ,才能從(cong) 更形而上的角度去體(ti) 驗人生和社會(hui) 。青年畫家常常將日常生活中通俗而熟悉的場景呈現出新穎的陌生感,表現技法也是自由的、激情的。如《憂鬱的天空》呈現的“疫情日子”;《日常之非常之美》表現的寫(xie) 意的幼兒(er) 園生活;《春天裏》《飲早茶》中的市井生活;《豐(feng) 收》和《星星之火》,前者以傳(chuan) 統寫(xie) 意花鳥畫的形式後者以傳(chuan) 統山水畫的形式,淡化和淨化了世態生活,卻又很好地表現出了現實狀態。這些作品,既是社會(hui) 現狀的再現,又能超越功利性所囿,使畫麵在精神和感官上得以確立和展示。《七月流火》《歲月如歌》《富民漁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列》幾件作品中人物形象寫(xie) 實,中國畫筆墨澀重濃烈,雖然構圖表現常見,手法傳(chuan) 統,但能用寫(xie) 意手法這樣深入、生動、純樸、鮮活地表現生活,是難能可貴的。
李路姿《浪花裏飛出歡樂(le) 的歌》中國畫
230cm×193cm 2021年
劉呈欣《放學路上》中國畫
210cm×110cm 2021年
以作品表現自我“生活流”往往是年輕畫家的長項,造型藝術的傳(chuan) 統形式與(yu) 現代語言表達相結合,體(ti) 現出年輕畫家在中國畫元素中嫁接西畫的當代藝術成分,這也正是青年人自主探索的性格特征。青年畫家善於(yu) 把握個(ge) 人情結,很容易在畫作中表現個(ge) 人內(nei) 心深處更複雜和不易說清楚的東(dong) 西。如《萬(wan) 物運轉的奧秘》(林琳)、《曙光初照》(林皖)、《雲(yun) 樹流泉》(範向軍(jun) )、《浮生若夢》(陳應鬆)和《少年的你》(崔師瑜),這些作品中畫家在表現自我與(yu) 社會(hui) 現狀瓜葛的同時,不回避自己內(nei) 心的獨立感受,既耐人品味又畫麵好看。
範向輝《雲(yun) 樹流泉》中國畫
181cm×196cm 2021年
崔師瑜《少年的你》中國畫
180cm×175cm 2021年
林皖《曙光初照》中國畫
200cm×200cm 2021年
另外部分作品我將其歸為(wei) 象征與(yu) 隱喻的敘述。作品明顯是青年畫家情感充沛,富於(yu) 浪漫情懷的天性使然,如《太平盛世》(沈鵬)、《黃河源》(付萬(wan) 全)、《五穀豐(feng) 登》(沈晨陽)、《鯤之遊》(包雪蕾)、《鄉(xiang) 間·1》(蒲玉傑)、《和春》(王亞(ya) 楠)、《飛鳥集係列之一·和諧共生》(孫雲(yun) )等,這些作品都很好地運用和借鑒了“特色符號”和民間樣式的藝術語言。
蒲玉傑《鄉(xiang) 間·1》中國畫
240cm×200cm 2021年
王亞(ya) 楠《和春》中國畫
178cm×150cm 2021年
少數民族題材作品是曆屆展覽上都不可缺少的類型,這次展覽又是有太多件這樣的作品投稿,評委會(hui) 不得不限製入選比例,以更慎重的方式選擇作品。入選的《美麗(li) 的安海橋》(王藝璿)、《素衣風揚莫忘歸》(林蘭(lan) 蘭(lan) )和《放學路上》(劉呈欣)這幾件作品,基本脫離通常表現少數民族題材的模式化方法,無論是構圖、形象刻畫還是色彩運用,都各有新意和獨到之處。
青年畫展應該觀念活躍,思維多變,眼界豐(feng) 富,創作方式多元。容納更多當今年輕人的自由、想象和挑戰,是我們(men) 的願望,也是新一代藝術家的特征。這屆展覽上有這樣的作者和作品,但還不夠多。藝術創作是自主的、有責任的、堅定自信的。獨立表達、自由創作,是每一位藝術家的追求,更是年輕藝術家的方向,期待有更多的年輕藝術家創作出好作品。
袁武 北京畫院原執行院長,伟德线上平台中國畫藝委會(hui) 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