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專題作品

專題相關資訊

專題總覽 > 專題資訊 > 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

“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研討會綜述

 

青藏高原和新中國美術

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研討會(hui) 綜述

趙 昆

 

 

    以青藏高原為(wei) 主題的大型展覽“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於(yu) 2009年11月13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同時在中國美術館學術廳召開了以青藏高原與(yu) 中國美術為(wei) 主題的學術研討會(hui) ,李煥民、潘世勳、徐匡、尼瑪澤仁、計美赤列等著名畫家和梁江、呂品田、羅世平、李一、陳履生、尚輝等美術史學者出席了研討會(hui) 。伟德线上平台分黨(dang) 組書(shu) 記吳長江主持了研討會(hui) 。

 

 

    吳長江首先介紹了展覽以及出版展覽畫集的情況。他提到國家有關(guan) 部門非常重視以青藏高原和西藏為(wei) 主題的展覽。當“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開幕時,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支持的反映西藏和藏族題材的“雪域高原——中國繪畫作品展覽”也分別在意大利的米蘭(lan) 和羅馬展出。吳長江認為(wei) 這個(ge) 展覽包含了一種史詩般的意義(yi) 。60年來,表現青藏高原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和它的自然風物,是一代代美術家用自己的作品寫(xie) 就了這部史詩。每個(ge) 曆史階段留下來的經典作品所構成的展覽,不僅(jin) 表達了中國的美術家們(men) 對於(yu) 一個(ge) 時代的思想、思考和情感,也成為(wei) 60年新中國美術史上非常輝煌的一頁。

    理論家在隨後的發言中認為(wei) ,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能夠吸引全國這麽(me) 多畫家的創作激情,而且這些畫家在這麽(me) 長的曆史跨度裏,持續不懈地來表現這個(ge) 主題,這在中國美術界、中國美術史上都是絕無僅(jin) 有的一種現象。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真正的藝術展,展覽效果非常有成效,呈現給觀眾(zhong) 一個(ge) 豐(feng) 富充實、形式多樣的專(zhuan) 題展。西藏和藝術家,是一個(ge) 互動、相輔相成、促進的關(guan) 係,幾代藝術家對於(yu) 西藏充滿深情,他們(men) 從(cong) 中獲得啟迪、獲得創作的靈感和衝(chong) 動,讓他們(men) 的藝術得到升華,西藏題材的作品是很多藝術家一生中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從(cong) 藝術本體(ti) 的角度講,很多藝術問題在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創作當中體(ti) 現得非常充分。中國美術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重要的轉折都和青藏地區和藏族題材繪畫創作發生著聯係,給美術界非常重要的提示。比如油畫的民族化問題,油畫中國學派問題,油畫的中國精神問題,很多油畫家通過這一題材的創作,找到了自己一種解讀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一種回答。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這個(ge) 專(zhuan) 題展,體(ti) 現了對中國藝術時代的期望,藝術與(yu) 時代、藝術與(yu) 社會(hui) 、藝術與(yu) 生活這樣一個(ge) 生活的關(guan) 係,中國美術家在這裏做了一個(ge) 很好的回答。

    中央美院教授羅世平也認為(wei) ,在中國的現代美術史上,組織這樣的一個(ge) 看似一個(ge) 專(zhuan) 題性的展覽,其意義(yi) 在於(yu) 它所呈現出來的一些問題,呈現出來的一些重要性,它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專(zhuan) 題展覽,從(cong) 某種程度上,這個(ge) 展覽本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中國美術界的一個(ge) 縮影,中國美術創作的一個(ge) 縮影。

    《美術觀察》主編呂品田的發言圍繞著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創作提出3個(ge) 問題:首先是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創作對形成美術形式與(yu) 形態的格局有明顯的影響。這個(ge) 形態的格局中以寫(xie) 生、速寫(xie) 形式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凡是到過青藏高原的畫家,都留下過大量的精彩的寫(xie) 生,這些寫(xie) 生都不是零碎的,都很完整。但在今天的美術創作裏缺少寫(xie) 生和速寫(xie) ,幾乎被照相機等現代手段所替代。而今天麵對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寫(xie) 生這個(ge) 東(dong) 西還存在,為(wei) 什麽(me) 麵對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就會(hui) 喚起美術家一種對於(yu) 美術形式的熱情呢?譬如展覽的個(ge) 案部分,把藝術家們(men) 在速寫(xie) 、寫(xie) 生方麵的一些精彩的作品呈現出來,是畫家麵對西藏主題,麵對西藏的人民和土地、景色的一種最真實的情感流露。其次,藏族題材、西藏主題和寫(xie) 實風格緊密的關(guan) 聯,美術家在處理這一題材時,大量的作品、絕大多數的作品都用的寫(xie) 實手法、寫(xie) 實風格。再其次,美術家在麵對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時,表現西藏文化、人民生活的創作,一直到2009年的作品,畫家都有一種嚴(yan) 肅、認真、虔誠、充滿感情、充滿民族崇敬之情的創作情感和態度,這在當前的美術創作中變得很珍貴,與(yu) 所謂的“當代藝術”形成鮮明對照。

    中國美術館學術一部主任陳履生認為(wei) ,新中國的文藝方針給予少數民族的題材作品一個(ge) 特別寬容的政策。20世紀50至60年代,包括“文革”時期,藏族和西藏作為(wei) 一個(ge) 創作題材,美術家和美術理論家都做出了努力和貢獻。他們(men) 的創造性精神極具時代智慧,因為(wei) 他們(men) 要處理題材,因為(wei) 他們(men) 的題材在一種相對的可能性的表達中,已經發揮到了一個(ge) 曆史高度,成為(wei) 一個(ge) 時代的經典,這也是今天的藝術家在表現時代主題時需要研究的問題。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作為(wei) 一種文化資源,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大家都可以畫,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這個(ge) 題材的精神內(nei) 涵以及對這一題材的理解和認識,最重要的核心價(jia) 值觀對今天的創作是缺乏的。陳履生還指出,西藏人文的豐(feng) 富性和複雜性不亞(ya) 於(yu) 漢文化,需要一個(ge) 長期的生活了解。因此他希望今天的美術家,在表達西藏題材的時候能夠像前輩們(men) 一樣深入生活,所謂的深入不是觀光和獵奇,而是要深入到藏族文化的本質之中去。

    《美術》執行主編尚輝認為(wei) ,這個(ge) 展覽是伟德线上平台如何提升展覽學術性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探索,無論從(cong) 美術館學的角度,還是從(cong) 美術館策展的角度,都非常新穎規範,符合當代世界博物館級別的展覽形態。就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創作,他進行了四個(ge) 時期的學術梳理。他認為(wei) ,如果離開了對於(yu) 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表現,中國現代美術史是不完整的;也正是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的對於(yu) 西藏主題和藏族題材的描繪,青藏高原才構成了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審美富礦,對於(yu) 這個(ge) 審美富礦的開采成就了一批可以彪炳美術史的藝術家。在藝術的深層探討上,青藏高原作為(wei) 一種未被開墾的審美處女地,充滿了壯麗(li) 而神秘的色彩,她為(wei) 新中國美術民族化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吳作人、董希文、吳冠中、詹建俊等,無不因青藏之旅而帶來深刻的藝術變革和深度的油畫本土化探索。在中國畫領域也是這樣,黃胄、葉淺予、周昌穀、方增先等所進行的人物變革、所進行的現實主義(yi) 思想的灌注,也無不通過對藏族人物形象的塑造與(yu) 表現而形成了新的藝術風貌。因此,藏族美術與(yu) 西藏題材對於(yu) 現代中國美術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yi) ,而這個(ge) 展覽就是對20世紀以來中國有關(guan) 藏族題材與(yu) 西藏主題藝術創作的梳理和總結,在某種意義(yi) 上,也是進一步深入研究西藏美術和藏族題材美術的起點和開端。展覽還直觀形象地揭示了漢藏文化在美術方麵的交流與(yu) 融合,以及廣大的內(nei) 地美術家對於(yu) 青藏高原深度的人文關(guan) 懷,至少在文化藝術上,藏族文化已成為(wei) 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術觀察》副主編李一認為(wei) ,這次展覽是以藏族和西藏為(wei) 題材的展覽。從(cong) 曆史的角度來看,因為(wei) 民族題材和本展覽與(yu) 曆史上的題材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中國曆史上,表現民族題材的作品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大部分是以反映戰爭(zheng) 、民族和民族之間的戰爭(zheng) 比較多。而“靈感高原”主要表現的是和平與(yu) 建設,這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度裏麵,美術家在反映民族題材時,以反映建設與(yu) 和平、揭示少數民族的精神麵貌作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重要特征。 

    在座的畫家們(men) 從(cong) 自身的感受出發,談論了各自在藏族題材和西藏主題的創作中的經驗和深刻體(ti) 會(hui) 。

    尼瑪澤仁從(cong) 一個(ge) 藏族畫家的角度談了對這個(ge) 展覽的感受。他認為(wei) 從(cong) 這個(ge) 展覽看到了共和國60年來各民族美術家對雪域西藏的關(guan) 心,看到一個(ge) 發展中的西藏。這個(ge) 畫展甚至可以證明除了藝術以外,更大範圍體(ti) 現了在中國這樣一個(ge) 多民族共存的國度裏麵,邊遠的少數民族得到了各民族的關(guan) 心。雪域高原是人類生存的極限地,過去由於(yu) 交通的阻塞,很少有人知道雪域高原藏族的生態、思想和追求,以及他們(men) 的精神世界。從(cong) 吳作人先生、董希文先生開始步入到雪域高原,60年來,新中國的其他民族畫家來到西藏,有的二三十次地深入到雪域高原,了解藏族和青藏地區,描繪他們(men) 的形象和生活。直到今天,每次重要的全國展覽會(hui) 上,都有表現西藏、表現青藏高原地區生活的作品,而且各種畫種都湧現出相當傑出的作品。

    尼瑪澤仁還談到,藏族是一個(ge) 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創造燦爛的民族,所以在這個(ge) 地方吸引著很多畫家關(guan) 注。畫家用繪畫的形式,把藏族介紹給全國人民和世界。美術界的同仁和其他各界人士都熟知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和李煥民的《初踏黃金路》等作品。大眾(zhong) 是通過這些傑出作品了解了藏族和西藏。尼瑪澤仁表示,作為(wei) 藏族一員,他深深地感謝這些畫家傾(qing) 注一生的精力描繪藏族,譬如李煥民、潘世勳、徐匡、吳長江等美術家,一次又一次地深入青藏地區,他們(men) 重要的創作活動都凝聚在這個(ge) 區域的變化和發展中。包括漢族在內(nei) 的其他民族,關(guan) 心青藏地區的少數民族、藏族畫家的成長。經過了半個(ge) 世紀的發展,這個(ge) 區域造就了很多少數民族畫家、藏族畫家。他們(men) 從(cong) 傳(chuan) 統的民族文化裏麵脫穎而出,保留母體(ti) 文化的元素,吸收先進民族文化。民族的存在是因為(wei) 它的曆史和文化還存在。如果一個(ge) 民族,它的文化迅速地消失,這個(ge) 民族也就不複存在了,西夏、突厥沒有留下完整的文化,除了曆史書(shu) ,其他已經蕩然無存了。中國由56個(ge) 民族組成,需要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畫家,用自己的畫筆表現青藏地區和藏族的發展,培養(yang) 了這個(ge) 方麵的能力,現在迅速成長起來的藏族畫家說明了這個(ge) 問題。

    尼瑪澤仁認為(wei) ,這次畫展的一些作品蘊含著一個(ge) 重大文化發展,雖然少數民族文化是一個(ge) 弱勢文化群體(ti) ,但是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得到了很好